投資隨筆:成本平均法愈長線愈好

投資隨筆:成本平均法愈長線愈好

有讀者來函問甚麼是DollarCostAveraging?是否小投資者也可應用此法?此法有甚麼好處?
這種投資方法稱為「成本平均法」,不少基金常採用,愈長線的基金,這種方法的好處愈能發揮。
若投資者每月以2萬元買入某股,首月買入時股價為2元,購入股數為1萬股,第2個月股價為2.5元,購入股數為8000股,第3個月股價為1.6元,購入股數為12500股,即3個月共購入30500股,平均價為1.967元,較之若每月均買入相同股數之平均價2元為低,這個情況套用於很長的投資亦會出相同結果。由於股市在大升浪後會有大跌浪,這投資方法多用於大藍籌股,在長期投資中,大藍籌的整體趨勢會向上,將提高這投資方法的潛在回報,其間投資者又會有穩定股息收入。由於每個投資者定期可動用的資金不同,故不一定以每月買入方式進行,可改以每3個月或半年作買貨期。
「成本平均法」是否有風險?隨着時間的過去,好的股票也會變成不好的股票,甚至有倒閉危機,故「成本平均法」首重風險分散,即同時要定額投資於多隻股票,對基金而言,不成問題,對小投資者而言,會有一定困難,故可考慮投資於以此方法投資的基金。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