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假期很多人都會外出度假,美國十六歲青年法里斯.哈桑(FarrisHassan)卻揀選了一個特別目的地:巴格達。為了做功課,為了親身看「正邪之戰」,感受伊拉克人民的苦況,他瞞着父母出走伊拉克,孤身闖這個外國人死亡禁地。
哈桑背景和信念,觸發了這次冒險之旅。他的父母都是伊拉克移民,自己在美國土生土長,成績好,關心社會,在佛羅里達州的高中是共和黨俱樂部會員,持保守派政見。他認為伊拉克戰爭是「正邪之戰」,卻令伊拉克人民很苦,一直求媽媽帶他到伊拉克。
不怕綁架 險被毆打
哈桑在課堂上學了令他心動的「浸入式新聞」(immersionjournalism),即是記者為了深入了解採訪對象,進入對方生活的狀態。下學期一份功課,是揀選一個國際新聞題目寫社論,他就選伊拉克戰爭,決意要到巴格達作「浸入式新聞」。他說:「我想為此多走一英里,正確說應該是幾千英里。」
哈桑在十二月十一日,亦即是學校休假前一星期,就私下用零用錢買機票飛往科威特,飛到首都科威特城才致電父母,之後天真得想乘的士越境直赴巴格達,無視武裝分子近三年綁架了超過四百個外國人。在沙漠中間的邊境,他操着一口美式英語說要過境,立即被十多人包圍,嚇得他打道回府,回程時還因收費爭拗險遭的士司機飽以老拳。
原來當日邊境控制加強,是因應本月十五日伊拉克舉行議會選舉,加強保安以防襲擊。哈桑也承認:「如果他們讓我從科威特進入,我可能會死。」
不懂阿拉伯語遭白眼
但他沒有改棄,致電父親後轉飛黎巴嫩,投靠當地的世交,十日後再乘飛機到巴格達,從機場直赴一間美國人入住的酒店。他周一在巴格達過首日時,當地發生了六宗汽車炸彈爆炸,死了五人。他不敢遠離酒店,只有一次到附近店舖找東西吃,但因不懂說阿拉伯語遭人白眼,令他覺得「這不是個安全地方」。
不過他翌日還是摸上美聯社駐當地辦事處,說他來做研究和人道工作。這戰區辦事處的編採人員,從未見過有美國青少年敢隻身來,馬上通知美國大使館。使館職員正應哈桑父母要求尋他下落,周三派一○一空降師士兵接他到使館,準備周末送他回國。有軍官說這小子竟可不死,令他震驚。
這個熱心又天真的兒子,教媽媽阿提亞哭笑不得:「他以為自己可以做世界民主大使。這值得讚賞,但令父母憂心忡忡。」校方知道他逃學去冒險,威脅要趕他出校,又要勞煩父母勸服校方。
哈桑說他此行很有教育意義,但也知道危險,回佛州後將「親吻土地,擁抱所有人」。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