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台灣經濟已見好轉,但民眾信心似乎未見反彈。過去以擁有龐大中產階級而自豪的台灣,現在有高達三成四民眾自認屬於「窮人階級」,而自詡為中產階級的只剩下五成六。有學者認為,「再有一成的中產階級改變想法,台灣就成為一個『窮人國家』」。
《遠見》雜誌昨日發布的「財富信心大調查」顯示,高達三成四的受訪者自認屬於「窮人階級」,五成六認為自己是中產;六成人擔心未來三年生活品質會更差。有學者形容結果「極為恐怖」。
反映對社會現狀不滿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許嘉猷認為,現在台灣的中產階層約佔總人口三分二,數字明顯跟調查結果有差距。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盛治仁認為,自認「貧窮」某程度上代表對社會現狀不滿。
相較於自我工作能力的信心,《遠見》認為調查揭示民眾對政府的信任「低得可憐」。六成認為自己未來三年生活品質會變差的受訪者中,有四成八受訪者認為最大的危機來自政治不安、四成五擔心物價上漲、一成六憂公司裁員,而憂慮兩岸關係緊張而影響生活條件也有近一成四。
調查又顯示民眾消費心態因而趨於保守,凡事都要精打細算,但愈來愈多企業卻把消費者捨不得花錢的抗窮心態,醞釀出窮人商機,強調平民價格、貴族享受,滿足要便宜更要品質的抗窮中產階級。而這項調查成功訪問一千零九十四名二十歲以上的被訪者。
本報記者
亞太經貿版歡迎讀者「爆料」或提供意見,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