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報率降至7-11% 學者指水平仍高<br>不廢保證利潤減電費渺茫

回報率降至7-11% 學者指水平仍高
不廢保證利潤減電費渺茫

【本報訊】二百七十萬用戶渴望已久的電費減價夢想,未必有機會實現。政府推出的電力公司利潤管制協議新方案,把准許回報率下調至百分之七至十一,港府官員估計兩電電費或可減價一至兩成。但有學者指出,這個回報水平仍然偏高,而且當局沿用利潤管制協議,將會縱容兩電繼續胡亂投資,藉此取得更高回報,電費則未必有得減。 記者:蔡元貴、謝穎詩

昨日公布的《香港電力市場未來的發展》第二階段諮詢文件,建議調低兩電十多年來橫徵暴歛式的准許回報率,由現行的百分之十三點五至十五,下降至百分之七至十一。不同風險的投資項目,可獲不同程度的准許回報率(見表),整體而言,在二○○八年起,兩電平均每年仍可享有百分之九至十的可觀利潤。

縱容兩電狂投資避減價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在記者會上說,假設建議的回報率明年立即生效,兩電的電費明年就要減價一至兩成。
但有經濟學者並不認同政府的推論,身兼能源諮詢委員會成員的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林本利指出,政府仍然沿用利潤管制協議計劃,將會縱容兩電繼續透過不斷投資的手段以賺取可觀回報。
林本利舉例稱,諮詢文件建議兩電可透過投資減排設施賺取百分之七的回報率,這會使將來的投資擴張。所以即使回報率下降了,二○○八年後的電費卻仍有可能上升。葉澍堃則認為現時已有一個判斷發電容量是否過剩的機制,防止兩電胡亂投資。

新設基金監控超額盈利

鑑於中電近年盈利超出准許回報率,坐擁大筆發展基金而拒發還用戶,諮詢文件建議把基金的上限調低,超出上限款項,必須在下年度以一次過回扣或減電費形式發還給用戶,基金新名稱為「電費穩定基金」。
有學者則擔心「電費穩定基金」成為兩電拒絕減價的擋箭牌。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蘇偉文說,諮詢文件可較清楚交代回報率計算方式,但調低准許回報率不代表電費可減價,因為電力公司可把超出准許回報率的盈餘撥入發展基金而不減電費。他說:「如果今年減咗價,下年想加番價就比較困難,電力公司賺多咗錢,多數會選擇保留電費水平,將賺多咗嘅錢撥入發展基金,用回贈形式畀番顧客。」
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則認為政府建議百分之七至十一的回報太高,「以前就直情離譜,𠵱家係偏高。」他指美國聯邦利率亦只是百分之四,就算考慮商業風險,兩電利潤亦最多定於百分之五,亦應引入可加可減機制調節電費。
葉澍堃則指出,巴士公司及煤氣現時都享有超過百分之九回報率,「比較起𠵱家嘅百分之十三點五,以後得番百分之九點幾嘅回報,減幅已經好可觀。」他並多次擺出左右做人難姿態,「今日嘅建議唔易做,你唔可以同時令電力公司同市民開心,電力公司梗係話回報率太低,市民梗係話太高,我哋已經好努力搵個平衡。」

兩電力公司不接受建議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認為諮詢文件資料不足,難以讓公眾理解回報率是否合理。他說,政府應以今年兩電的固定資產,根據建議的回報率推算住宅及工商業用戶的電費變動。民建聯亦指出,建議中的准許回報率仍偏高,應限制在百分之八。
中電及港燈都表示不接受建議中的回報率,港燈認為單方面減低回報率會影響投資意欲,中電則指建議的回報率太低,將令香港不能達致可靠、安全及環保的供電目標。第二階段諮詢為期三個月。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認為,建議的電力回報率減幅已經好可觀。

學者擔心電力公司把超出准許回報率的盈餘撥入發展基金,而不肯減電費。

《市民看電費》
減幅有限
嚴小姐(九龍居民):就算降低咗兩電資產回報率,都係減得少少電費,但有得減總好過冇得減。

應減一半
區先生(港島居民):夏天開冷氣每個月電費成千蚊,貴到飛起,兩電起碼要減五成電費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