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d是現今追求時尚的潮人必備電子產品,但專家警告,長時間使用這種潮人音響,只會損害聽覺,建議時下青年即使要做潮人,也應改用傳統頭戴式耳筒,每天聽歌不宜超過三十分鐘。
因不貼耳調高音量
美國西北大學聽力學家加爾斯特茨基說,MP3播放機耳筒外形小巧,不能緊貼大部份人耳朵,令外面的噪音得以透過隙縫溜進,用家因此會不自覺調高音量,藉此蓋過噪音,但此舉卻會損害耳膜。iPod的耳筒音量最高可達九分貝,比得上鬧鐘和除草機,如果太貼近耳膜,只會損害用者的聽覺。
耳筒的禍害早在一九八○年隨着「隨身聽」的面世而出現,但加爾斯特茨基認為,隨着科技的進步,MP3機的電池壽命和歌曲容量,無不遠超舊日的「隨身聽」,令用者戴着耳筒的時間愈來愈長,耳筒的禍害也愈大,「長時間以高音量聽歌,就會造成iPod獨有的問題」。
每日勿用逾30分鐘
要盡情聽歌又要不損聽覺,加爾斯特茨基建議人們用傳統頭戴式耳筒,把耳朵牢牢罩住,既不會被外界噪音騷擾,也不會和耳膜距離過近。但這類耳筒設計過時、外形笨重,未必獲潮人受落,因此他提出折衷方法「六十/三十」守則──音量只可調至最高音量的六成,以及每天不可用耳筒聽歌超過三十分鐘。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