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欣有一條很著名的夜街,形式猶如香港的廟街,賣些衣服,手工藝品和影碟之類,對我們來說,不過是去湊個熱鬧,東西是買不着的。
沿途也有許多小食檔,三年前在某一檔吃過一碗魚蛋粉和一個泰式紅燒元蹄,念念不忘。這次舊地重遊,找了半天,檔檔模樣差不多,結果隨便找了一檔,也算是舊味重溫。
又經過一檔炒泰式貴刁的,一個女人站在檔前,起了熱烈的油鍋,將一碟貴刁炒得香氣四溢,忍不住誘惑,在旁邊尋了座位,要一碟來試試。
我喜歡看人明火炒菜的手式,等候的時候,就站在爐前看那女人表演。她先燒熱了鐵鍋,然後下油,油熱得冒煙了,抓一把河粉扔進去,急速翻炒的同時,又扔進一把芽菜,幾片豬肉,魚露等調味料也相繼倒進,最後抓了個雞蛋,往鍋邊一磕,刷地打進鍋裏,頓時金黃捲邊,我站在旁邊看了,不禁嘩地驚嘆。
如果這一碟炒貴刁到此為止,真是完美。但就在這時,不知是否她覺得給的河粉少了,伸手又往旁邊一個碟子裏抓去。那個碟子裏是些剩餘的現成炒貴刁,那樣子就像是上一個客人吃剩的一樣──即使不是吃剩的,也非常噁心──那女人就這麼從那碟子裏抓了一撮帶着雞蛋、芽菜、肉片的河粉,往鍋裏扔去,嚇得我又嘩了一聲,喝止都來不及,只好擺手,照付她一碟貴刁錢,抱頭而逃。
這也讓人醒悟,維持經濟繁榮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必須浪費,凡事太過精打細算,經濟也一定比人落後。就如一家酒店每晚不將自助餐的剩餘食物倒掉,第二天再拿給客人吃,這種生意,一定做不長,一定關門大吉。小至一個炒麵檔,大至一個國家,不明白這個道理,發達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