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大事回顧特輯:紡品配額還魂

2005大事回顧特輯:紡品配額還魂

○五年是全球取消紡織品配額的年代。中國因紡品出口歐美爆額,遭兩大貿易國分別對中國的部份紡品採取制裁措施,一場中美、中歐貿易大戰,有一觸即發之嫌。但為免兩敗俱傷,雙方最終還是和氣收場。然而,美國對中海油收購美優尼科石油的計劃上,設置障礙,令中海油無功而返。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發展一枝獨秀的國家,開始面對印度崛起的挑戰。中印在經濟上「較量」之際,新加坡亦在禁賭四十年後,正式開放賭權,以提高其在亞太地區的競爭力。

1.中國力抗歐美夾擊

踏入○五年,全球實施四十多年的紡織品配額制度正式告終。曾被預言為最大贏家的「世界工廠」中國,在初嘗自由出口滋味僅四個多月,因部份出口至歐美的紡品數量急增,隨即遭歐美重設配額限制。五月份,中國棉褲和襯衣等七種成衣更被美國限制入口。中國隨即反擊,取消年初為壓抑出口而加徵的關稅。
中歐和中美經過一輪的拉鋸戰,為避免兩敗俱傷,先後達成未來三年紡品出口的協議。歐盟承諾中國多類成衣未來兩年出口增長百分之八至十二點五,美國未來三年是百分之十至十七。相比中歐經過連續十小時閉門會議,才在六月十一日達成協議,中美間的紡品會談卻糾纏了三個多月,先後談了七次,最後才在十一月美國總統布殊訪華前,取得共識。
歐盟比美國更早與中國達成協議,但在七月份卻發生了中國毛衣滯留歐盟港口的事件。中國提早用光配額,而歐盟恐怕無衫賣的背景下,雙方各讓一步。但中國紡品出口歐美,要到○九年才可以完全解除配額的威脅。

2.印度經濟增長強勁

印度在○五年成為繼中國後,全球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印度今年第二季、第三季的經濟錄得百分之八的強勁增長,遠高於原先百分之七點四的預測。服務業是印度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並獲跨國公司青睞。當中,微軟鐵定未來四年在當地投資一百三十二億港元;滙豐控股再次向旗下印度滙豐注資約十八點九億港元。據世銀發表的○四年數據,印度已列入全球十大經濟體系,排名第十,中國位居第七。但印度的改革起步較晚,比中國慢了十四年。近年迅速發展的印度,如印度四大軟件公司之一Infosys亦進軍中國。

3.中央怒遏上海樓市

○四年,上海房地產投資首次突破千億元關口,達到一千一百七十多億元人民幣,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上升至三成八,與中央宏觀調控精神完全背道而馳。更觸怒中央的是,上海樓市過熱的勢頭還繼續蔓延到○五年。中央有見及此,在去年四月開始多個中央部門聯手採取一系列措施,壓抑過熱的房地產市場。上海樓市首當其衝,至今樓價跌逾三成,交投淡靜之餘,還醞釀撻訂潮。

4.獅城開賭再創活力

向以「家長式」治國的新加坡,在禁賭四十年後,終於以加強區域競爭為由,正式開放賭業,計劃在新加坡南部興建兩個賭場度假村,預期在○九或一○年正式投入服務。此外,還大舉引入法國癲馬艷舞團及二十四小時夜店等,一改昔日文質彬彬的形象,全力打造活力之都,與周邊國家爭一日之長短。

5.油價高企全國油荒

中國作為第二大石油進口國,面對○五年國際油價持續高企,並屢創新高。中國出現了持續一個月的油荒。其中,以廣東省情況最為嚴重。油荒高峯期,加油站前日以繼夜出現車龍,廣東省三成玩具企業倒閉。油價高企亦令兩大石油公司——中海油和中石化因中外油價差額損失了四百六十億元(人民幣.下同)。
當中虧損最大的中石化獲中央補償一百億元。

6.民企國企老總出事

○五年,對民企和國企來說依然是多事之秋的一年。今年三月底,原健力寶集團總裁張海,被佛山警方以涉嫌挪用資金刑事拘留。不到半個月,有大陸傳媒大亨之稱的《成報》老闆覃輝,因涉嫌前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恩照一案,遭有關部門調查。七月份,從事家電生產的知名民企——科龍董事長顧雛軍,因涉嫌經濟犯罪而遭拘捕,民企再度成市場的焦點。然而,國企老總亦好不到哪裏去,曾掌管三九集團長達十九年的前三九集團董事長趙新先,因涉嫌挪用上市公司資金而在聖誕前夕遭拘捕。

7.中台企業「走出去」

繼聯想成功收購IBM後,中台企業在○五年亦相繼「走出去」,進入國際焦點。今年六月,台灣的明碁成功收購德國西門子,由寂寂無聞的企業一變成為全球手機業新貴。但中國企業卻沒有明碁般幸運。中國海洋石油就是其中一個失敗例子。中海油欲以一百三十億美元收購美國的優尼科,但最終敵不過美國的政治壓力而告吹。

8.洋山開港各地備戰

洋山港一期於十二月十日正式啓用。洋山港的出現不僅奠定了上海東北亞航運中心的地位,同時亦將重新改變世界港口群的布局。到二○二○年,當全部五期的工程完結後,洋山港將躍升為全球最大港口,一年可處理二千二百萬個標準箱。早在洋山港開幕前,各地港口已嚴陣以待,掀起一輪港口戰,如南韓提出投資六百九十八億港元擴建釜山港;荷蘭的鹿特丹港,亦決定每年投資十四億港幣擴大港口規模。

9.新晉富豪身家暴漲

○五年的《福布斯》富豪排行,除了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依然穩佔第一位外,有不少後起之秀。當中百度的李彥宏和富力地產的張力,雖然不入十大,但身家暴漲近四倍,分別以四十一億(人民幣.下同)及六十三億,排在第十一和十七位。至於太平洋建設集團主席嚴介和,因為登上胡潤百富榜第二位而聲名大噪,被譽為「黑馬富豪」。

10.個人免稅額增一倍

中國由九三年開始,個人免稅額一直維持在八百元(人民幣.下同),與近年急速的經濟發展大相逕庭,因此今年全面調高個人免稅額。由○六年一月一日起,內地僱員免稅額由原來八百元調高至一千六百元,在內地打工的港人的免稅額亦由原來四千元調高至四千八百元,估計有超過二十四萬北上港人因而慳了稅。與此同時,將扣除個人所得稅項後,個人年收入超過十二萬者被界定為高收入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