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參與反世貿示威被控非法集結的十四名示威者,昨日在觀塘裁判法院作第二度提訊,由於警方仍未能湊足「戲子」,故其中十二名韓國和日本籍被告仍未進行認人手續,辯方曾建議直接到日韓找「戲子」,惟控方堅拒付機票費,令雙方在認人手續上出現分歧,案件現押後至一月十一日處理,各被告仍准保釋。 記者:戴國輝、陳美琪
香港基督教學會總幹事胡露茜批評港府起訴示威者的做法不智,案件押後對控辯雙方都不利,「簡直係浪費納稅人錢」。她認為,港府應與其他國家一樣對來港示威者不予起訴,將他們遣返出境。民間監察世貿聯盟發表聲明,譴責政府在未有充足證據前匆忙及肆意檢控示威人士,又拖延法律程序,令所有被告被迫滯留香港,對他們及家人構成極大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或以對認方式認人
本案案件主管港島總區重案二B隊總督察林世傑承認,警方仍就案件繼續調查,由於沒有足夠「戲子」,其中十一名南韓籍及一名日本籍被告仍未進行認人手續,至於同案的台灣及內地被告,早前已進行認人手續,惟未被認出。
有份處理本案的大律師潘熙在庭外透露,辯方曾提議直接在日、韓找戲子,以協助進行認人,但控方拒絕支付飛機票費用,所以在認人方面暫時處於膠着狀態,他不排除可能最後要以「對認」的方式進行認人手續。控方昨日由副刑事檢控專員李定國代表出庭,他表示警方仍進行調查工作,由於辯方對部份案情有爭議,控方不反對將案件押後處理。
對於控方打算將案件押後兩周,即下月十三日再提訊,代表十四名被告的資深大律師李柱銘表示不能接受,因為當日是黑色星期五,裁判官最終將案件押後至下月十一日再訊,各被告毋須更改保釋條件,法庭屆時再考慮將兩宗案件合併處理。警方昨沒有如以往般加強法庭保安,所有人士進入法庭前毋須搜身及檢查隨身物品。
身穿傳統服飾旁聽
大約十名南韓被告的家屬專程來港,他們起初站着旁聽,其他旁聽者獲知家屬身份後紛紛讓坐,當中一名南韓男子身穿傳統服飾,頭戴黑色紗帽入庭,庭警亦沒有按照慣例命令他除下帽子,而旁聽席上多次傳來韓語口號,及呼叫「Release」。
十四名年齡由二十二至四十六歲男被告,包括民主勞總副主席梁暻圭在內十一名南韓人,及三名分別來自日本、內地及台灣的男子,十四人被指違反《公安條例》,分兩案被控兩項非法集結罪,控罪指他們在本月十七日非法集結。
案件編號:KTCC8833、88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