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1956年荷李活音樂劇《上流社會》(HighSociety)中,主角的冰哥羅士比和法蘭仙納杜拉曾高歌「這舞會真熱鬧!」(Whataswellpartythisis!)。投資者採用ColePorter這首情歌為2005年作結,相信並不為過。今年是股市的另一個豐收年,進一步修補了2000至03年長期跌市引致的傷口。
由於投資者入市的興趣仍然濃厚,承接2004年的15.3%和2003年的33.8%升幅,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全球指數(以美元計算)在截至12月28日止共上升了10.6%。在商品價格可觀升幅(油價升48.4%、銅價漲50%、金價亦升了14.5%)的支持下,新興市場以34.4%的升幅帶出。個別市場方面,以飆升112.3%的哥倫比亞股市最為出色,由石油股主導的俄羅斯回報率也有83.1%。
大型市場由日本股市以26.7%升幅跑出。投資者歡迎改革派的小泉純一郎成功連任首相,加上憧憬通縮將會消失,因而投下信任一票。其他亞洲股市整體升幅亦有23.1%,歐洲大陸股市則錄得12%的升幅。
以美元計算,意大利股市升幅不足3.9%,成為七大工業國中表現最差的市場。其中一個原因是意大利的低技術出口(例如成衣)敵不過低成本的亞洲競爭對手;另一原因則是歐元兌美元偏軟。
英國股市表現亦差強人意,只有9.6%升幅;美國更僅有7%升幅。每當投資者樂於冒險,華爾街便會失色,2005年的情況正是樣辦。
債市同樣獲得熱烈捧場。受商品價格上升帶動,新興市場債券升了11.6%,遠勝美國國庫券的3.2%。
這是2005年的狀況。那麼2006年呢?其中一個值得留意的趨勢,是G7的工業生產和經通脹調整後貨幣供應增長之間的變化。一般情況下,當貨幣供應增長高於工業生產,新增資金便會投入金融資產;當差距收窄或消失,資金傾向撤離市場,對一些資產類別造成打擊。目前貨幣增長依然高於生產增長,但差距正在收窄,意味着市場在2006年或不能延續近幾個月的良好表現。
由於G7的生產使用率偏低,壓抑核心消費物價通脹,故對通脹問題毋須過於擔憂。假若G7經濟繼續溫和增長,物價應可保持穩定。至少,由熱錢帶動而飆升的商品價格縱使仍處於上升軌,短期亦可能會出現調整。
已發展市場抗跌力強
若資金情況進一步變壞,哪些資產類別會有較佳抗跌力?即使經過自2003年春季開始的升浪,股市估值仍較歷史水平吸引,原因是企業盈利增長與股價升幅同步下,環球市盈率大致維持穩定。股市方面,資金減少,已發展市場應較新興市場有利,尤其是商品價格真箇急挫的話,因為新興市場市帳率(book-to-valueratio)近期已超越已發展市場,這與以往新興市場一般以折讓價交易明顯有別。
相比其他資產類別,股票似乎相當便宜。環球市盈率與經通脹調整後的G7公債孳息的差距,正處於不尋常的偏高水平。與此同時,商用物業和股票的相對估值同樣令股票更具吸引力。舉例說,英國的物業租金收益和股息收益差距,是1980年代以來最低的。
美元轉弱將利好美股
美元走勢仍左右大局。美元若回復弱勢,將可推動經濟,有助華爾街股市表現,同時令歐洲和遠東出口商的營商環境更加困難,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構成壓力,譬如中國便要在出口和內部需求之間重新取得平衡。
由2002年至去年冬季,美元持續下滑,但在今年略為回升。然而,這次升浪可能是長期跌浪中的一次反彈。美國息口持續攀升,但這趨勢隨時逆轉。當歐元區息口上揚而美國不再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美元升勢或會告終。此外,美國公司把海外盈利調回以享受稅務優惠亦已接近尾聲。
近年美元跌與金價升,存在了相互影響關係。最近兩者關係出現重大鴻溝,意味着美元快將重陷跌軌。
JohnJay 業務發展董事
本文乃作者的觀點及意見,未必反映恆昇的內部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