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長期含糖所致 長遠影響健康<br>兒童常啜奶或造成蛀牙

口腔長期含糖所致 長遠影響健康
兒童常啜奶或造成蛀牙

【本報訊】台灣一名兩歲多的小女孩因為常常抱着奶樽睡覺,口腔長時間處在含糖環境中,家長突然發現小女孩牙齒全面變黑、變黃,甚至有幾顆已經蛀掉了;台灣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指出,這是典型的「奶樽性齲齒(即爛牙)」,口內的牙幾乎全部蛀光。
這名小女孩因為父母忙於工作,由祖母照顧及教養,但因母親常常把食物咀嚼碎了才給她吃,而且每次餵食時間太長;加上讓她抱着奶樽睡覺;每次她哭鬧時,就把奶樽送上,由於牛奶或母乳中含有糖份,她的口腔長時間處於含糖的環境中。有一天突然發現她的牙齒全變黑、變黃,甚至有幾顆已蛀掉了,到醫院求診,才發現是典型的奶樽性齲齒,口內的牙齒幾乎全部蛀光。
該中心矯正兒童牙科主任高嘉澤稱,奶樽性齲齒並非奶樽本身對牙齒有何害處,而是奶樽內的奶會對牙齒造成傷害,常見的牛奶、母乳、果汁、飲料、蜂蜜、糖水等,會令牙齒長期處於酸性的環境中,進而破壞牙齒造成蛀牙。

細菌或擴至顎骨

有些家長會問乳齒以後會換,蛀掉就算,為甚麼要治療呢?
高嘉澤說,其實蛀牙對小孩子的健康會有不良的影響,嚴重時更會令細菌感染擴散到顎骨,而且乳齒具有咀嚼、外觀、發音及維持未來恒齒長出空間的功能。若乳齒過早脫落,旁邊的牙齒會往空隙移動,恒齒可能沒有足夠空間長出,或是長出的位置不好,就很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矯正治療,所以發現乳齒出現蛀牙時一定要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