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05年的最後一周,滙市瀰漫着假日氣氛,美元走勢主要受技術性因素推動,兌日圓和英鎊上揚,兌歐元和瑞郎等歐幣則反覆靠穩。
美國前晚公布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從11月修正值的98.3升至103.6,升幅大於預估值的101.8。數據幫助美元收復歐洲時段的大部份失地。較早前,由於德國1月Gfk消費者信心指數由3.4升至3.8,升幅大於預期,曾令歐元升越1.19美元關口。
英鎊沽壓沉重
日本本周初公布了大量數據,包括消費物價回復正增長及工業生產接連4個月上升,但日圓未獲數據提振,已為走勢轉弱埋下伏筆,不過美元在升近118日圓亦見阻力。不過論走勢疲軟仍首推英鎊,前晚已跌至1.7130美元,較上周初高位滑落了足足600點子。英鎊沽壓來自交叉盤,其中歐元於周三便曾觸及0.6906英鎊,刷新了4個月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於周二出現2000年12月以來首次孳息曲線反轉的現象後,10年期指標公債孳息於周三再度下探低於兩年期公債孳息的水平。孳息曲線倒轉通常預示經濟成長放緩,而這將導致流入美國的資金減少。但一些分析師卻認為這些擔憂沒有根據,曲線反轉預示經濟成長放緩並非定律,因為愈來愈多美國公債的買家是外國投資者而非國內投資者,這些外國買家對利率通脹預期並不那麼敏感,許多人只是在將石油美元以及干預市場所得的美元重新投入有利率回報、以美元計價的證券。
數據方面,日本12月採購經理指數由11月的55.3升上55.7,乃2003年12月以來最快的成長速度。不過市場人士對數據反應冷淡。
辛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