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水鹹度增數倍 澳門市民叫苦<br>粵專家警告鹹潮或襲港

食水鹹度增數倍 澳門市民叫苦
粵專家警告鹹潮或襲港

【本報訊】珠江三角洲特大鹹潮攻陷珠海和澳門,珠海市生活反璞歸真,人們上山取水燒菜做飯,澳門也大受影響,自來水愈來愈鹹。在香港,水務署認為鹹潮不會影響日常飲用的東江水水源,即使東江被鹹潮攻陷,本港儲水也足夠香港人飲用半年,捱過大鹹潮。

本港存水夠半年用

廣東水利專家警告,若鹹潮持續,香港人也會身受其害。國土資源部海洋地質調查局地質工程調查所所長鄭志昌接受本港報章查詢時指出,現時已攻入澳門及珠海的鹹潮,可能進一步淹至內陸上游地區,如果天氣持續乾旱,整個珠三角,包括香港的食水都會受影響。
本港的水務署則認為香港不會受鹹潮所累,發言人解釋,供應香港的東江,水源位於太原,即東莞與惠州之間,距離鹹潮災區的珠江有六十公里。不過該署與廣東省當局會保持密切聯絡,若太原遇上鹹潮,粵政府會即時通報本港,以便啟動緊急應變機制。
入冬以來,廣東省雨量甚低,不過本港今年夏季水頭充足,目前全港各水庫存水量有八成滿,即四億六千八百萬立方米食水,一旦不能飲用東江水,本港存水也足夠本港半年使用。水務署發言人並且說,內地水利政策一向以維持供港足夠食水為優先,相信內地可透過水源調動,確保香港食水充足及適合飲用。
目前最大鹹潮災區位於澳門及珠海,海水隨潮汐倒灌內陸河流,使河水變鹹。近日經西江輸入澳門的食水,鹹度由正常的一百一十度急升至八百度,澳門供水機構利用水塘儲水稀釋,但鹹度仍只能控制在五百度,不能飲用。不少市民叫苦,紛紛購買樽裝水稀釋變鹹的水喉水。

珠海食肆用礦泉水

澳門自來水公司執行董事魏立民表示,澳門水源來自西江磨刀門水道,由於取水口貼近大海,每逢旱季,源水就會鹹淡混合,很多時候都不能取得淡水。今年鹹潮特別嚴峻,珠海在過去兩次抽水期都未能抽足夠淡水。淡水供應能否在下月初恢復正常,魏立民也不表樂觀。
珠海《新聞晚報》報道,近日襲擊珠海的鹹潮,覆蓋地區是歷年罕見。食水太鹹,有居民需要購買樽裝水,甚至上山取水,作煮飯之用。一間餐廳的經理表示,鹹潮已來了大半個月,「水鹹得不得了」,餐廳需要全面改用桶裝礦泉水,經營成本上升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