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調查發現,近四成居於邊遠地區的青少年月入少於四千元,其中近八成人從事銷售或非技術工作;而天水圍、元朗、粉嶺是最難就業的區域。邊遠地區缺乏大企業及跨區工作交通費昂貴,是青年就業主要障礙。負責調查的學者建議政府考慮為居於邊遠地區的低收入人士提供工作交通津貼。
一成月入低於2000元
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早前委託中大社工系助理教授黃洪和樹仁學院社工系副教授李昺偉,研究本港邊遠地區青年就業問題。二人於今年七至九月,訪問了八百九十三名居於屯門、天水圍、粉嶺、上水、大埔、元朗等六區,年齡介乎十二至二十五歲的青年。結果顯示,一百九十四名有工作的受訪者中,近四成月入少於四千元,當中逾一成月入更低於二千元。
此外,逾七成受訪者家庭人均收入少於四千元,屬於貧窮人士。調查又發現,五成受訪青年從事合約工或散工,反映青年勞工市場零散化問題普遍。黃洪建議政府應在邊遠地區發展有特色的社區經濟及創意文化工業,讓居於這些地區的青年人能發揮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