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爭議多年的外判學生貸款計劃塵埃落定,政府表示有金融機構表明有意收購現時兩個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的貸款,出售及外判貸款工作完成後,所有借貸的學生將變成承判金融機構的「債仔」,而非香港政府,追討拖欠貸款權日後或會轉歸承判金融機構。有學生代表及家長組織擔心,一旦有學生未能如期償還貸款,可能會被有關機構委託的收數公司滋擾。 記者:倪清江
立法會將於下周四討論外判學生貸款計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在提交給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文件中指出,當局原本預計將全部五十億元學生貸款組合出售及外判,但在考慮市場氣氛及行政事宜後,決定只出售及外判「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及「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見表),據悉兩個計劃的貸款總額共三十億元;至於年利率只二點五厘的「本地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及「專上學生資助計劃」,申請者均需經入息審查,當局暫不會外判。
該局解釋說,近年該兩項免審查貸款計劃所需貸款一直大幅攀升,○五/○六年度淨支出額為十一億元,較○三/○四年度增加四成,預計○九/一○年度的淨支出額將增至十四億元。故此外判可確保貸款計劃得以持續及切合「大市場、小政府」原則。學資處預計外判後每年可節省七百萬元管理工作開支。
外判貸款計劃最大轉變是,貸款來源由政府轉為承判金融機構,但未有說明由誰負責審批。來自銀行界的消息指出,由於過去學資處追討拖欠貸款不力,故此呆壞帳率超過一成,故外判會包括追數等行政工作,承判的金融機構肯定會比學資處更努力追數。
望當局保障欠債學生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學資處,昨均未能回覆究竟承判金融機構是否有權向欠款畢業生追債;當局在文件中表示,為保障學生權益,會訂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款。當局將草擬投標文件,擬於○六/○七年度完成有關外判工作。
有份參與當局討論外判貸款事宜的城大學生會外務副會長朱禮明憂慮年利率在外判後會較現行計劃高,亦擔心承判金融機構會以收數手法追債,「啲同學會好擔心大耳窿上嚟收數。」
家長聯盟主席陳小珠亦擔心金融機構追數問題,會令畢業生面對重大壓力,「𠵱家信用卡、銀行追數手法好得人驚,會滋擾、恐嚇人。其實佢哋都係因為讀書先欠債!」她希望當局日後可以盡量保障欠債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