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帶動歐盟 歐盟帶動世界

德國帶動歐盟 歐盟帶動世界

去年,世界經濟增長百分之五點一,是過去二十八年來最快。德國經濟研究所(Ifo)對九十個國家共一千二百名專家進行季度調查,得出世界經濟景氣指標,儘管今年首三季經濟指標稍微惡化,但在最後一季止跌回升,顯示持續繁榮。今年增長率約為百分之四點三,預計明年也有類似增幅。這是自七十年代以來,從沒有出現過的全球經濟快速持續增長時期。
漢斯.沃納.辛恩(Hans-WernerSinn)
德國慕尼黑大學經濟學和公共財政學教授、Ifo研究所主任

但繁榮並不平衡。在美國,對現狀作出有利評估的專家人數正在下降。大部份人亦認為經濟形勢在往後六個月將惡化。但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東歐、前蘇聯國家以及拉丁美洲國家卻普遍表現樂觀。
令人驚訝的是歐洲,與去年及今年上半年不同的是,歐洲看起來正趕上世界。今年十五個「老」歐盟成員的增長率,儘管只得百分之一點五,但Ifo預計,歐盟十五國在明年增長將增至百分之二點一。

歐盟成員表現差異

的確,歐盟成員國的經濟表現差異巨大。意大利落於人後,只有百分之一點一,而愛爾蘭的發展速度不會降低,其實質GDP增長約為百分之四點八。與較小的國家相比,歐盟大國表現仍差強人意。這並不奇怪,因為歐盟基本上是給予小國大規模經濟優勢,幫助它們克服弱點,這些經濟優勢以往都被大國佔據。
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也在增長。根據對七千家公司所做的月度調查,Ifo的德國經濟景氣指標在今年下半年躍升,達到二○○○年以來最高,工商界對當前形勢和預期評估也在改善。經過五年滯脹,德國經濟終於開始復甦。
外在需求是經濟復甦的驅動力量。德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從全球繁榮中受益巨大。今年出口增長百分之六點二,預計明年可達百分之七點四。但是,如果國內需求跟不上的話,出口並不足以創造可持續的增長。德國的情況是,投資需求也在增長,今年下半年表現不俗。
整體投資增長預計達百分之二點九,按照過去的標準而言是軟弱的,但對於受傷的德國情緒而言卻極為寬慰。對德國而言,任何投資增長都是至關重要的。

德國經歷經濟增長

根據經合組織最新統計資料,德國的淨投資在全國收入中所佔的份額目前是全球最低的。即使德國仍滯後於全球經濟,如此增長的投資需求將為GDP增長作出貢獻。Ifo估計,德國明年的GDP增長率為百分之一點七。與其他大多數國家相比,這一數位相形見絀。不過,德國目前也在經歷經濟繁榮,失業人數自一九七○年以來雖然一直上升,但也將在明年略微下降。良好的經濟數據將鞏固人們對默克爾新政府的印象。
實際上,默克爾政府通過宣布有力措施,鞏固德國的公共財政,甚至為良好的經濟數據作出貢獻。鞏固公共財政,對提升投資者信心而言是必要條件。根據政府的資料,大幅度加稅將於二○○七年把財政赤字降低至歐洲穩定和增長公約規定的GDP百分之三以下的限度。過去五年來德國一直超過這限度。

德國加大力度改革

德國政府真正的考驗是勞動力市場。大多數觀察家現在都認為,德國需要類似美國那樣的所得稅抵扣。在德國,這被稱之為「啟動社會援助」或「綜合工資」。原則是一樣的:國家應對好吃懶做者少給錢,對工作的人多給錢。這將會擴大工資分配,創造就業機會,並且維持窮人的生活水準。
默克爾在德國議會所作的就職演說中宣布,其政府將在明年實施這制度。如果她能認真改革德國福利國家的結構,將會帶來更高的就業率和結構性經濟增長。長遠而言,這對歐盟和全球經濟而言,要比德國目前由需求帶動的經濟表現更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