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預料用七至八億元,向全港二百六十多個豬農贖回牌照,以減低本港爆發日本腦炎的風險。據政府開出的賠償方案,豬農可獲業務、豬舍上蓋面積及環保設施三部份的賠償,以此計算,平均每隻豬可獲二千元賠償額,但豬農批評計算方式偏歪,只對大型豬場有利,又指政府以扣分制威脅豬農交出牌照。
按面積計算賠償
由於近年本港陸續出現與蚊子傳播有關的疾病,如日本腦炎,所以政府考慮向豬農收回牌照,減少豬場數目,降低疾病風險。據悉,當局料最快在下月把賠償方案提交行政會議,但未有具體推行時間表。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提出的賠償方案,以豬舍及貯物室總面績、業務及環保設施三方面計算,再計算折舊率。簡單而言,計算後平均每隻豬可獲二千元賠償。每個豬場平均獲二、三百萬補償金,大場可達千萬。
消息稱,現時本港有二百六十六個豬場共飼養四十三萬頭豬隻,政府料會用七至八億元收回牌照,現時約有半數豬農稱願意交出牌照,尤其年紀較大的豬農。
業界轟計法不公
香港養豬業發展協會主席陳建業批評,賠償方案全以豬舍總面積計算是不公平,如在業務補償上,沒有參考按飼養豬隻數量及生意額,只以豬舍上蓋總面積計算,只對大型豬場有利,「但可能呢啲豬場養豬數目唔多」。按面積計算只有利大場,大場或不遵守環保規定的大場,每隻豬的賠償款項可高至三千元,但「細場(每隻豬)可能得千幾蚊」。
環保設施同樣以面積計算,但豬農興建設施時政府卻規定以飼養數目來計算,他又批評曾獲環保設施津貼的一律被扣除半數環保設施的賠償額並不合理,應退回津貼數額即可。
陳建業認為政府有威迫利誘之嫌,一方面稱若繼續經營豬場,必須遵守豬場扣分制,發現豬場有蚊患會被扣分,「有蚊就扣五分,再犯扣十分,咁就俾人叮走,好似喺你條頸後面架起把刀,問你同唔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