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曾多次在專欄中與大家分享,在管教子女時,「愛」與「溺愛」的分別。愛一個孩子不是把他放在溫室,但不知是否當局者迷,又或關心則亂,就眼見身邊,不是太多家長拿揑得準當中技巧。
昨天陪同好朋友及其兒子出席一場學校足球友誼賽。隊中全是初中的青少年,約10多歲,初見面時各青少年位位健康活潑,高大強壯。午膳後驅車往球場換衫集訓,卻眼見有多位慈母在更衣室外侍候在側,連換衫、換襪、綁鞋帶也仍在替兒子做。換衫叫兒子舉高手;拆開襪子等兒子穿、蹲下去替兒子綁鞋帶,周全得像照顧個幼兒般,把筆者嚇得目瞪口呆。
何為最好?
筆者接觸過各階層不同背景的家長,深明為人父母確實不容易,責任重大之餘更花盡心思,務求將一切最好的給予子女。但,何謂「最好」呢?
明知吃的東西沒營養對身體不好,但因為愛錫你,因此繼續讓你吃。
明知你發脾氣,但因為愛錫你,因此繼續容忍你對自己或對其他人鬧情緒。
明知那些遊戲機會霸佔了溫習的時間,但因為愛錫你,一邊叫你不要玩,一邊把最新的版本買給你。
明知你要長大學習獨立,要照顧自己,但因為愛錫你,就把你照顧得像幼兒一般。
以上這些不理智的愛錫行為,你正在犯嗎?又或是仍不斷地為自己的行為以藉口作開脫?
期望透過這10多個星期,筆者可帶給讀者點點管教概念與技巧。聖經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這條當行的道,有待家長自行演繹了。
柯文滿([email protected])
15年專業教育經驗,近年以營養及飲食顧問身份出版著作,並同時義務為多本育兒雜誌擔任顧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