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上呼吸道阻塞 睡眠時最易致命<br>兒童吸氣有雜聲須送院

疑上呼吸道阻塞 睡眠時最易致命
兒童吸氣有雜聲須送院

【本報訊】有上呼吸道阻塞(UpperAirwayObstruction)問題的兒童,就恍如被人扼着頸項,難以呼吸;此情況若出現在睡眠中、特別是未懂說話的幼兒身上,危險程度足以致命。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副教授韓錦倫表示,去年有一名十二歲女童因體內的癌腫瘤壓着上呼吸道,睡覺時出現窒息,最後因延誤送院,導致腦部嚴重缺氧而不治。除癌症外,患上嚴重感冒、感染副流感等均有可能導致上呼吸道阻塞,若家長或傭人發現孩子在吸氣時發出雜聲等症狀,應分秒必爭,立即將他們送院治理。 記者:白琳

該女童直至被送入深切治療部,才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癌,當時胸腔的腫瘤直徑已達八厘米。韓錦倫指出,此症病徵包括體重下降、持續發燒、食慾不振及骨痛等,早期難以察覺,病情可在數月內迅速惡化;醫生一般讓呼吸道阻塞的病人服用類固醇,阻塞可即時紓緩。他估計若該女童早半小時入院,即有望及時救回,稍後可再進行癌症治療。

或需插喉協助呼吸

韓錦倫又稱,威爾斯醫院每年有五至十個小孩因此而進入深切治療部。當中年齡主要介乎三至七歲,最小的只有十數周大,去年更有一至兩名副流感病人需要插喉協助呼吸。他解釋,鼻、喉嚨、聲帶及氣管均屬上呼吸道範圍,副流感或感冒病毒均有可能令聲帶以下組織腫脹,其他細菌感染可導致氣管含膿,而誤吞食物也會造成上呼吸道阻塞。

呼籲家長保持冷靜

韓錦倫解釋,哮喘病人呼氣才會有雜聲,上呼吸道阻塞的病人則是吸氣時發出雜聲,情緒激動時雜聲會更大;病人一般會神情呆滯,頭部傾前,因喉嚨疼痛及吞嚥困難,口水會沿嘴角流出,並拒絕飲水。
韓錦倫強調,家長如發現子女出現有關症狀,必須立即送院,其間家長必須保持冷靜,讓子女安靜及舒適地坐下,切勿令他們受驚或感到痛楚,否則緊張情緒會導致呼吸道收縮,「連喉都插唔到。」而讓其躺下也會令呼吸更加困難,令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