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在世錦賽及奧運失利,令美國人終於肯放下夢幻身段、強國尊嚴,最近更落實一項「三年大計」,務求在來年的世錦賽和○八北京奧運,再次登上籃壇王座。
上月,美國隊的籃球事務總裁哥朗哲奴(JerryColangelo)在新聞發布會中,公布了其「三年大計」:先選出一班為數約二十人的球員,由下年六月中開始集訓,以備戰來年的世錦賽和○八北京奧運,藉此改善美國隊死穴──默契。
計劃宣布後,即嚇怕了不少球星。要知道NBA球員一季最少要打八十二場比賽,加上季後賽分分鐘達百場之多;再要在休季期間集訓,絕對不易負荷。所以鄧肯已表明多數不會披甲,相信其他大牌球星亦未必會應允。
沒有球星,實力會否大打折扣?筆者認為反而是好事。上兩次美國隊不乏球星,最終依然撞板,除了因為默契不足,還有就是欠缺Roleplayer。如上年奧運,安東尼和占士等球星,就因上場時間不足,而對布朗的調兵遣將不無微言。事實上,要平均分配上陣時間和起手次數予眾多球星,亦絕非事易。
拜恩領銜出擊
今次由「藍魔鬼」杜克大學的K教練(MikeKrzyzewski)掌帥的夢幻隊,已事先張揚不會「粒粒皆星」,預計像灰熊的巴迪亞、小馬的祖舒侯活等年輕且以團隊為主的「普通球員」才是骨幹。
當然,綠葉雖好,尚要紅花才成事。今次領軍重任,就落在剛於對小馬一仗創下職業新高六十二分的拜恩身上。他早前已向傳媒表示,願意獻身「三年大計」,若再加上占士和獲迪,希望這支夢幻隊像前輩般橫掃千軍或許尚屬奢談;世錦賽和奧運的金牌,應該手到拿來吧!
仙道彬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