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內地、海外及本港專家組成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昨公布○五年評選結果,香港除了在城市誠信排第一,還連續第四年在城市競爭力榜中,撼低全國二百八十七個城市排首位,而第二位為上海,首都北京只排第三。另外香港特首曾蔭權與台北市長馬英九同入選「中國城市十大風雲首腦」。 記者:陳健文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按照其自創的評估基準「GN中國誠信政府評估指標體系」,排出中國城市誠信政府排名,首五名順序為香港、無錫、深圳、上海及嘉興;台北排十五名,較北京高一位。除上海及北京外,中國餘下兩個直轄市重慶及天津皆不入榜。該會認為,政府誠信、城市環境及管理質素等因素,決定城市的競爭力。
學者:重視公義成關鍵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兼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指出,與內地各省市政府比較,香港政府在運作上的透明度明顯較高,加上公務員體系穩定及廉潔,故獲評誠信第一不足為奇。不過他指出港府獲評誠信最好,不應只歸功於政府的制度,因為香港人重視公平、公義的程序及有獨立的司法制度,也是建立社會誠信的關鍵因素。
張炳良認為,具有公信力的廉政公署也是維持香港誠信的機構,「我相信唔止政府,香港企業嘅誠信,喺全國都應該名列前茅。」
在城市競爭力方面,香港連續第四屆高踞榜首,繼續成為最具競爭力的中國城市;第二及第三名是上海及北京;澳門亦打入十大,位列第七。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會長桂強芳昨天表示,香港繼續成為榜首城市,其中一個原因是本港的本地生產總值,仍較內地城市高出很多,該會評選時也有考慮今年本港整體經濟表現。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雖然大家經常會將排第二的上海與香港作比較,但基於內地仍未容許資金自由進出,加上香港擁有較完善的法制,短期而言上海並不會超越本港,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不過,本港應繼續強化金融及物流服務。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副會長謝賢程則認為,上海跟香港兩者有其不能取代的獨立性及優勢。
香港增長潛力僅次深圳
另一個反映中國城市增長潛力的「中國城市成長競爭力排行榜」,深圳取代上年排首位的香港,成為今屆榜首,香港跌落第二,上海及台北分別排第三及第四,北京位列第五,澳門進佔第八位。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指出,有關排名是按各城市的實力指數、潛力指數、活力指數、能力指數等四大指標作評估,並輔以大量資料分析而得出。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是一非牟利學術團體及社會組織,成立於九八年,由桂強芳出資逾一千萬元成立,專門研究城市競爭力問題,向城市提供競爭力提升、顧問,及評價服務。其主席桂強芳也是《中國城市》雜誌社的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