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數○五年本地體壇大事之首,當然是香港破天荒獲得○八北京奧運馬術協辦權。今年七月,國際奧委會宣布接納北京奧委會要求,將馬術交由香港主辦,代表着香港體壇發展進入另一里程碑。
促成今次壯舉的香港賽馬會,預計撥款七至八億港元,將沙田馬場、彭福公園、體院及上水雙魚河馬術中心改建為兩個奧運馬術場館;但成功協辦奧運馬術項目的背後,卻要犧牲香港一群精英運動員。因重建體院嚴重影響一班以「體院為家」的精英健兒,以李麗珊為首的本地體壇明星,多次提出憂慮、回應及建議,更一度穿起黑衣反對搬遷體院,但無法改變港府將烏溪沙青年新村改建為臨時體院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