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基金投資港股,使到散戶也瘋狂──對沖基金買甚麼股份,那隻股份便變成當炒股,其他資金也相繼追逐有關股份,使到股價有可觀升幅。
由領匯(823)開始,跟着是新世界(017),廈門國際港務(3378)等,股價都有明顯升幅,予人有點「點石成金」的感覺──對沖基金買那一隻股份,那隻股份便會升。
點石成金有先例
記得在2000年科網股熱潮之時,有外國資訊科技公司入股的香港股份,股價也會大升,而當年不少散戶也炒個不亦樂乎。但到了科技股泡沫爆破以後,這些公司股價亦大幅下滑,有些甚至給其他公司吞併。
對沖基金的特性,是追求短期利潤。因為基金的運作模式,除了管理費外,還會收取表現費。如果當年基金有錢賺,基金管理公司便會從利潤中收取一個百分比作為分帳。利潤金額愈高,基金公司分帳率便會愈高。如果分帳的計算是基於已實現(Realized)利潤的話,便會促使基金把投資套現,鎖定利潤以獲取分帳,做成對沖基金的短線投資特性。
根據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資料所顯示,05年上半年度對沖基金投資活動,大約有35億美元,而香港佔了13億元。由此可見,在亞洲的香港市場對於對沖基金的重要性。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