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目前,科學家雖然還未能用打印機打印出一個器官,但已成功打印出皮膚和血管組織。打印細胞組織的原理很簡單,只要將細胞打印在一張可分解的薄片上,接着反覆在薄片上打印數以千層細胞,讓細胞自行形成立體形狀,例如一條空心血管。
科學家用改良的打印機,在印墨匣內注滿活細胞和聰明凝膠,打印開始後,噴嘴會在薄片上交替打印出一層層薄層細胞,以及可分解的凝膠。當細胞達到要求厚度,譬如兩厘米,打印過程就完成,整個打印過程僅需幾分鐘。
望把氧氣帶進細胞
接着,科學家會把細胞層,放入生物反應裝置,讓細胞融合一起,這個階段需時一周。
排在薄片上的細胞層,分泌出來的酵素會吞噬凝膠,還為新細胞製造出生物網絡,這些細胞會進行分裂,製造出新細胞,最後細胞融合起來,變為有功能的組織。
科學家面對的挑戰,是怎樣將打印血管和皮膚的技術,運用於製造更複雜和大規模的結構,他們必須解決甚麼打印方法適合甚麼組織,以及怎樣將血管網絡和細胞組織結合起來,達致將氧氣和營養帶進細胞的目標。
有份研發打印細胞技術的科學家福爾加奇,滿懷信心說:「我們已知怎樣建立血管等管狀結構和大塊組織,假如我們可以把兩者合而為一,我們將有一個可以存活的結構,可從我們打印出來的血管狀組織獲取營養。」
英國《新科學家》雜誌/Discovery網頁/www.sciencentral.com/www.phys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