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定下日期,體現決心 - 李怡

李怡專欄:定下日期,體現決心 - 李怡

曾蔭權到北京述職。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接見他時說,只要香港各界人士以香港整體利益和長期繁榮穩定的大局為重,理性務實探討,廣泛凝聚共識,積極創造條件,香港的民主制度就一定能循序漸進地向前發展。
換句話說,只要理性探討沒有完成,社會未形成共識,條件沒有創造好,香港就無法實現《基本法》所規定的普選的目標。
倘若一九八一年中共領導人也用同樣的邏輯去講中國收回香港主權的問題,也就是說,以香港的整體利益與長期繁榮穩定為重,理性務實探討,廣泛凝聚共識,積極創造條件,中國就一定可以在未來收回香港主權。那麼,收回香港主權會在哪一年哪一天?
條件問題,共識問題,其實都可以在釐定了實現目標的日期之後,再限時解決。定下日期,即表示要實現的誠意與決心。正如中共在一九八一年定下九七年七月一日收回香港主權一樣。有了日期,不是說一切問題都已解決,接下來中英會談,簽訂聯合聲明,起草《基本法》,安排順利過渡等等,都要凝聚共識,創造條件,但一切工作都以九七年七月一日這個日期作為最後期限去完成。不能說中英還沒有談判,《基本法》還沒有起草,香港社會對收回主權還沒有共識,就不去定這個日期。若等一切都完成、所有條件都成熟,才定下收回香港主權的日期,那就等於沒有限期,也就很可能等於收回主權永無實現之日。

兩人戀愛,到了論婚嫁的階段,也要定一個結婚日期。當然,婚姻大事,還有許多事要考慮和解決,比如雙方父母是否合得來,禮金禮餅數目如何,怎樣安排,拍婚紗照、定酒席、發請柬等等,這一大堆事務都夠煩,甚至男女雙方或雙方家長對有關安排會有許多爭議。但若男女任何一方認為,既然有那麼多問題沒解決,那就不如等一切商議好,各方有了共識,所有事情準備妥當,才定婚期吧,那麼我們只能認為這是提出這種意見的一方,並沒有結婚的誠意。
香港雙普選也是如此。如果說因為有人仍主張○七、○八雙普選,有人主張二○一七,有人對實現普選後不再能吃到免費政治午餐有意見,社會未有共識,所以不擬定出普選時間,那也只能說是提出這種種議論的中央政府沒有落實普選誠意。
普選是《基本法》的目標,是世界人權公約肯定的基本人權,是成熟、理性、守法的香港市民及立會所有政黨的共同追求。因此,先定下一個日期,然後整個社會、政府和政界人士都朝着這個目標,努力創造條件,凝聚共識,使這個目標在預定期限內完成。這才是體現中央和特區政府真有在香港實現普選的決心和誠意。這也是香港的主流民意和社會的最大共識。
中央和特區政府不要再用任何藉口拖延了,應像收回香港主權一樣,先定下實現普選的日期,再講其他。
逢周一、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