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嚴重污染禍及港人

珠江嚴重污染禍及港人

作為香港人「生命之源」的珠江,去年污水排放量高達一百八十多億噸,令七十九個水源地的水質合格率降至不足七成,流域內逾八千萬人口的用水安全日漸受威脅。內地專家警告,如不及早處理,珠江將變第二條黃河,並嚴重影響港澳飲用水供應。 中國專題組

珠江河畔的夜景被喻為直逼香港維港夜景。廣東房地產人士指出,過去這類臨水靠江地段的房價最高,但現在反而沒人敢要,就是因為水臭,深圳、東莞及珠海等城市的房地產受到嚴重打擊。

專家:恐變第二條黃河

珠江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近二十年卻因珠三角地區的工業發展水質不斷受到破壞,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偏低,在七十九個水源地裏合格率不足七成。而珠江口更成為華南第一大、中國第二大污染口岸。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岳中明向官方新華網表示:「過去二十年,珠江三角洲的污水主要靠上游的水來稀釋,然而這樣的局面正面臨上游地區經濟起飛的挑戰。」事實上,珠江上游的西南地區「石漠化」現象日益加劇,五成土地有石灰巖出露現象,使珠江上游成為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有水利專家警告,如果不加緊治理將會變成第二條黃河。

近20年最嚴重海水倒灌

兩廣地區過去一年裏發生「五十年來罕有大旱」,江河和水庫蓄水位普遍偏低。珠三角地區遭受近二十年來最嚴重海水倒灌,直接影響中山、廣州、珠海、東莞等地的用水安全。迫使珠江流域要第一次大規模向貴州、廣西等地跨省調水,代價高昂。
但旱情未完,六七月又碰上汛期。局部地區更出現四百年至一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四百多萬居民受災。「珠三角水資源問題,是經濟迅速發展與水資源環境承載力不再協調的問題。」岳中明說。他又指珠三角水域是港澳的蓄水池,如西江乾枯不但會影響珠海更影響澳門。香港的水源在深圳,一個城市缺水,一連串的城市亦會陷缺水困境。他認為要盡快設立珠三角供水統一協調小組,由粵港澳等地共同研究珠三角城市供水規劃才能真正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