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有3個交易日,港股在2005年便告完結,假若沒有甚麼重大不利事件發生,港股在這3日應該頗為安全,但即使有某些突發的負面因素出現,相信亦不會對港股構成太大沖擊,Why?
近日電視的新聞報道,再次令人憶起去年12月底所發生的南亞大海嘯這傷痛事件,筆者記得在去年南亞大海嘯後,東南亞及本港等地股市在假後復市,並沒有出現恐慌性拋售,有些地區股市反而微升,好像恒指在去年12月27日復市時,當日仍以微升2點收市,由該日至年底(2004年),恒指共升30多點,反映該次事件並沒有令港股在年底前出現急挫。故以此推測,短期即使有某些負面因素出現,港股在這數日亦相信頗為安全。
可是這種利好因素踏入明年便可能會消失,正如去年12月底,當投資者以為「天下太平」時,豈料踏入1月便即出現「大插插」,事後方察覺是12月時是基金大戶托市。
周日筆者在《譚紹興講股》一欄內以恒生香港大、中及小型股3個指數作比較,察覺由年初至今,小型股(即二三線股)指數的回報為-2.7%,大型股指數為-1.5%,故今年大型股微微優於二三線股,可是中型股卻贏得「離行離列」,中型股指數在本年勁升17%,遠遠跑贏其他兩個指數。
港股滙控應有表現
有趣地,當筆者在美股中作類似測試時,發覺美股也出現頗為相近的現象,也是中型股表現較優。附圖是以美國3隻大、中及小型股指數基金(ETF)所作的比較,他們分別為iShareS&P500Index(IVV,大型股指數)、iShareS&P MidCap400Index(IJH,中型股指數)及iShareS&P SmallCap600Index(IJR,小型股指數)由去年12月25日至今的表現。圖中可見,中型股指數的表現明顯跑贏其他兩個指數,情況與港股相近。
在2005年之前的數年,是二三線股表現較優,今年則輪到中型股了。至於明年,根據近期多個美國投資專家的預期,2006年將會是美國大藍籌表現較佳的1年,其中1個有趣因素,就是大藍籌股較少出現連輸多年的現象。
至於港股,筆者亦相信今年大藍籌股表現較好,尤其是息口敏感的銀行股,主因是在美國加息周期下,今年大笨象滙控(005)可謂全無升幅,估計明年利率到頂,大笨象應可再次跳舞。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本港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