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嬰兒猝死症是初生嬰兒主要死因之一,中文大學兒科學系追查驗屍紀錄發現,九九至○三年嬰兒猝死個案可能達三十三宗,遠較正式紀錄十八宗為多,死因包括俯卧睡姿、母親為吸煙人士、與非父母者同床睡眠及頭部被遮蓋。有兒科專科醫生指出,三至六個月大嬰兒最高危,照顧者應倍加小心。 記者:羅偉光
中大兒科學系翻查九九年至○三年兩歲以下嬰兒猝死個案資料,發現該四年間共有十八名嬰兒被斷定因嬰兒猝死症死亡,死因包括俯卧睡姿、母親為吸煙人士、與非父母者同床睡眠及頭部被遮蓋,其他個案多被界定為死因不明或不能確定。但研究人員追查有關驗屍紀錄後發現,嬰兒猝死症個案可能多達三十三宗。
三至六個月大最高危
研究人員稱,數據顯示九九至○三年期間嬰兒猝死症個案約為千分之零點一六,較八七年千分之零點三顯著減少,但嬰兒猝死症仍屬導致嬰兒死亡高危因素,認為香港應訂立標準化的初生嬰兒死因調查及管理機制,以提高公眾、管理當局及醫護人員對此問題的警覺性。
兒科專科醫生謝鴻興表示,上述研究結果與外國不少嬰兒猝死症研究脗合。他指出,三至六個月大初生嬰兒屬最高危時期,因為六個月以下嬰兒活動能力有限,俯卧後不能自己轉身仰卧,就可能窒息導致死亡,「唔好將個嬰兒俯卧放上床,一定要仰卧,呢個係保護嬰兒最基本常識。」
他並提醒照顧嬰兒者毋須為嬰兒蓋太多被子及穿太多衣服,只需讓嬰兒保持舒適體溫即可,因為嬰兒被衣物或被子蓋着頭部亦不夠力挪開遮蓋物而有窒息危機。
謝鴻興強調,照顧嬰兒者不宜與嬰兒同睡一床,以免壓死嬰兒;母親或照顧者不要吸煙,因研究顯示這是導致嬰兒猝死高危因素。他又稱,這些都是不難做到的育嬰方法,但可大大減低嬰兒猝死風險,「照顧六個月以下嬰兒一定要好小心,到一歲左右危險性已減低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