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蔡鎮華指出,由於澳門經濟起飛,建築業蓬勃發展,估計現時到澳門工作的香港建築工人,有三至五千人,但因澳門的勞工法例,傷亡賠償均較本港為低,他建議聘請港人的建築公司,額外替他們購買保險,讓工人獲得更大保障。
賠償遠不及港
澳門建造業總工會昨午就威尼斯人度假村意外事故舉行記者會,發言人指出,目前未知意外傷亡的香港工人,是否以合法的外地勞工身份工作,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會按澳門勞工法獲得賠償。根據法例,工業意外死亡可獲得四十萬元賠償,如香港工人在港購買意外保險,或可得到較高賠償額。
但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蔡鎮華稱,四十萬元的賠償額,對比香港勞工法例相差甚遠。按香港勞工法例,致命的工傷事故,死亡年齡在四十歲以下可獲八十四個月收入賠償,四十至五十六歲可獲六十個月賠償,五十六歲以上可獲三十六個月賠償。蔡表示,澳門法例規定,喪失工作能力的賠償,亦只有五十萬元,本港賠償可達一百七十萬元,他希望建築公司聘請香港建築工人到澳門工作時,額外替他們購買保險,以增加保障。
另外,澳門建造業急速發展,工業意外亦大幅增加,據勞工局統計,本年上半年工業意外傷亡人數有三百五十三人,數字與去年同期相若,但比前年同期增加超過一倍。
有立法會議員指出,意外原因與工人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不懂得安全知識,以及地盤聘請黑工,間接影響其他工人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