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多間志願機構至今繼續在南亞災區,進行長達數年的賑災計劃。香港紅十字會國際賑災服務部主管蘇婉嫻表示,該會在印尼、斯里蘭卡展開為期五年的重建計劃,而海嘯發生至今一年,但不少災民仍住在以鐵皮搭建的臨時房屋,該會現已在斯里蘭卡離岸約兩百米覓地,準備為災民興建永久居所。
泰國進度較理想
蘇婉嫻說,過去一年印尼仍受地震等天災困擾,影響重建進度,而斯里蘭卡的局勢更複雜,由於部份省份是泰米爾之虎游擊隊的根據地,令重建工作困難重重。她指出,以海嘯破壞規模之大,現今仍有災民居於設備較簡陋的中轉房屋,也算可以接受。紅會去年在港籌得六億多元善款,暫沒需要再就海嘯重建工作籌款。
樂施會為各海嘯受災國的支援重建工作會持續至○八年。該會發言人指出,泰國的重建進度較理想,印尼、斯里蘭卡的情況就令人關注。印尼亞齊省共需要興建八萬間永久房屋,現今只完成約四分之一,仍有六萬人滯留在帳篷內。她解釋,早前救援組織不敢貿然建屋,而印尼政府也是直至今年六月,才宣布可在「岸邊二公里屏障區」建屋。
至於海嘯死亡人數高達十三萬人的印度,樂施會指災區部份臨時房屋的地台出現積水,現正加緊改善。另外,於今年一月、由香港社會福利服務從業員協會組成的「無國界社工行動」,一行十人的社工義工隊今早出發,自費往泰國難民營為災民提供心理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