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若要避免年長時患上骨質疏鬆而容易骨折,就要在年輕時開始注重鈣質的吸收。一項研究發現,發育中的女童只要每天飲用兩杯高鈣豆奶,即可加強骨骼生長並達致理想骨質密度。負責該項研究的專家指出,預防骨質疏鬆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骨質密度,建議女性每天吸收一千毫克鈣質及多做負重運動。 記者:趙燕婷
香港中文大學早前進行一項研究,在一年內跟進一百九十九名十四至十六歲女童的骨質密度,發現其中一百零四名每日飲用三百七十五毫克高鈣豆奶女童的骨質密度,較其餘九十五名沒有飲用高鈣豆奶女童平均高百分之二。
兩組女童的骨質密度差距更達四成三至逾一倍,其中差距最大的是髖骨,顯示飲用高鈣豆奶有助增加骨質密度,令骨骼更加健康。
鈣片難被吸收
本港有三成三停經婦女及五成婦女長者受骨質疏鬆影響,近期更有研究顯示,本港婦女的髖部骨折個案已接近西方水平。
中文大學社區及家庭醫學講座教授何陳雪鸚稱,骨質密度增加百分之五,骨折風險即可減低四成,所以若要預防晚年因骨質疏鬆而骨折,年輕時就要累積較高的骨質密度,停經後則要防止骨質流失。
她稱,進食是吸收鈣質最有效方法,因為人體對食物所含鈣質的吸收率達三至四成,但對鈣片所含鈣質的吸收率卻不高。低脂高鈣奶、低脂高鈣乳酪、低脂高鈣豆漿、芝士和硬豆腐均屬高鈣質含量食物;菜心、白菜、芥菜、白飯魚、小魚乾和沙甸魚屬中鈣質含量食物;而麵包、枝竹、橙、木耳、芝麻、西蘭花和唐生菜的鈣質含量則屬一般,建議每天要進食一份高鈣質含量食物、兩份中鈣質含量食物及三份鈣質含量一般的食物。
何陳雪鸚指出,一盒三百七十五毫升高鈣豆奶的鈣質含量高達六百毫克,超過每日所需鈣質的一半;近年又有研究證實大豆蛋白質能補充更年期前後婦女的骨質密度,加上大豆含有的蛋白質營養與牛奶及雞蛋的相同,卻不含膽固醇,飽和脂肪的含量又較低,故建議市民可多飲用高鈣豆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