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表決以後 - 李怡

李怡專欄:表決以後 - 李怡

人大常委曾憲梓說,香港政改方案落空,責任在泛民主派,「到底誰愛民主,誰希望民主發展,誰阻礙民主發展,應由香港市民、由歷史去評論。」
筆者謹在此宣告,曾憲梓是全香港最愛民主、最希望民主發展的一人。
問題是:包括他自己在內,誰會相信?
…………………………
國務院港澳辦表示,政改方案遭否決,不符合主流民意。許仕仁說,二十四張反對票違背了市民的意願。
所謂「主流民意」,實是左派發動街頭簽名所「主導」的民意,而不是市民走上街頭參與爭普選遊行所體現的自由意志之下的民意。
…………………………
左派以街頭簽名的民意,來壓一二四遊行的民意。特區政府若以此為主流民意,則是最大的誤導。
因為人所共知,左派的民意,都是在中共黨的指揮棒下的產物。
黨所主導的民意,絕不敢採取人民無記名的普及、平等的選舉,或全民公投的方式。可知真偽。
…………………………

特首曾蔭權說,政改方案遭否決後,中央與民主派關係將變得不尋常。又說,民主派在議會內說了不少會刺傷中央的話,不能期望中央毫無怒意,中央領導人是開明的,但不能欺負,也欺負不了。
擁有舉世無雙的絕對權力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居然被香港幾個議員欺負?這大概可列入二十一世紀最大的笑話。
…………………………
據一位親政府人士透露,在推銷政改過程中,曾蔭權明知民建聯和自由黨相當不喜歡這方案,但他知道在中央一聲號令下,兩黨自然會乖乖歸隊。
許仕仁說,「尋求一個最有機會獲得大多數支持的方案,真是毫不容易,但我們已做到。」
怎麼不容易!佔立會多數的民建聯和自由黨,不就是中央一聲令下嗎?左派發動的簽名,不也就是中央一聲令下嗎?
…………………………
曾蔭權向傳媒高層透露,在推動政改期間,他曾分別親自接觸陳方安生和陳日君,並吩咐主理政改工作的許仕仁,每一步都通知陳太。他是有意抱怨陳太「不夠意思」了。陳太參加遊行,與政改表決前兩天開記者會,是不是沒有通知曾特首呢?
曾蔭權將他與陳太明明白白的政見不同,說成是私相授受的問題。他的用心實在不夠光明。

逢周一、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