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個故事<br>美教授聯合國上演求婚記

一個人一個故事
美教授聯合國上演求婚記

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向來是談國際大事,不談兒女私情。美國大學教授戴利(AlanDaly)是聯合國擁躉,覺得聯合國是「和平、希望、愛和諒解的象徵」,於多月精心策劃部署,臉不紅耳不赤在聯合國向德國籍女友求婚,讓向來形象硬繃繃的聯合國,首次撮合一段「國際情緣」。

遇罷工兼失行李要借衫

戴利三十九歲,來自波士頓,在加州任職教授,一直想向三十五歲德國籍女友豪斯曼來個夢幻求婚。想到聯合國是和平、希望、愛和諒解的象徵,儼如愛情座右銘,加上豪斯曼是猶太裔人,今春念書時參加過一個聯合國典範項目,他決心要在聯合國求婚,給女友一個前所未有的驚喜──聯合國每年訪客四十萬,卻從未有人在這裏求婚。但這次聯合國求婚波折重重。
他先要設法說服女友到紐約遊玩,又要事先「買通」聯合國總部一名伊朗裔德國籍導遊阿扎迪,「預定」兩處參觀景點。之後,兩人從加州聖芭芭拉起程,甫抵步卻撞正紐約巴士地鐵大罷工,市面人們行行重行行,要走路上班。
兩人到了酒店才知道行李寄失,大堆衣物不見了,偏偏聯合國餐廳和會議堂規定必須衣着整齊,嚴禁牛仔褲,準備在聯合國求婚的戴利急如鍋上螞蟻。
到紐約第二天,兩人坐了幾個小時的士,好不辛苦才抵達聯合國總部,立即找導遊阿扎迪救急。剛好阿扎迪當天心血來潮,穿上傳統伊朗服裝,騰出一套天藍色的職員制服,他更提供一件橄欖綠羊毛披肩,讓豪斯曼遮掩身上的牛仔服裝,順利蒙混過關。

議事廳下跪結國際情緣

在阿扎迪帶領下,兩人千辛萬苦,終於來到聯合國總部議事廳,戴利為免夜長夢多,急不及待單膝下跪,向豪斯曼求婚。
豪斯曼懂得聯合國般的語言,精通德文、英文、俄文、法文和希臘文,戴利沒有她的語言天份,只懂英文和一點德文,他單跪下,就用英德文說「嫁給我」,女方這時恍然大悟,一句「Yes」輕輕說出。兩人一段情緣,就此成為聯合國內一樁美談。
美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