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簡稱海協)會長汪道涵,昨晨七時在上海病逝,享年九十歲。曾經是提攜江澤民的一代「紅朝國師」、曾經是台海兩岸談判主角的汪道涵,到晚年竟有「成演員了」的感慨,那一分無奈,那一分灑脫,也應了他弔唁談判對手和老友、台灣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的話:「天若有情,亦有憾焉。」
汪道涵與江澤民的養父江上青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戰友。江澤民在攀上權力頂峯的仕途上,至少三次得到汪道涵的提攜和支持。一次是汪主管投資管理委員會時,提拔江擔任秘書長、副主任;第二次是汪在一九八五年卸任上海市長時,極力推薦時任電子工業部部長的江接任。
「紅朝國師」曾提攜江澤民
第三次則是江在一九八九年獲提名接任中共總書記時,大感惶恐,懷疑自己能否在北京穩住陣腳。庫恩在《江澤民傳》一書中透露,汪道涵當時以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名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相勉,為江壯行。
汪道涵最為人稱道的事迹,是一九九三年四月在新加坡與辜振甫舉行第一次「汪辜會談」。這是台海兩岸對峙四十多年後舉行的最高級別公開談判,並且達成了多項協議,令兩岸關係出現小陽春。而這次談判的前奏,是海協、海基「兩會」九二年在香港舉行的會談,雙方達成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模糊共識。
汪道涵長居上海,但早年不時有各國政要、中共高層上門請教。但傳聞後來汪道涵漸漸被江澤民冷落,他在「一個中國」問題上的新闡述也不獲接納。
月初獲中大頒榮譽博士學位
今年五月,汪道涵在上海會見國民黨主席連戰時,連握住汪的手說:「身體很好哦。」汪則幽默地說:「湊合湊合!但總不能像運動員嘛。」連推許汪是「為兩岸和平交流創造歷史的人物」,表示「感謝、感佩」;汪則對行程緊湊的連戰來看望他,直言「感激、感動。」最令人感慨的是,汪道涵被傳媒問及近況時自我調侃:「成演員了。」
本月八日,汪道涵剛獲香港中文大學頒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這竟成了汪老生前獲得的最後榮譽。可惜,汪老抱恙在身,未能蒞臨香港。汪道涵的友人昨日表示,汪的追悼會預定在本周五(三十日)舉行。
辜振甫年初病逝,汪辜會已成絕唱。汪道涵病逝,接任人選會是誰呢?上海社科院台灣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楊劍指出,由於海協會和海基會的相關工作處於停頓狀態,北京方面並沒有急迫性,不急於公布新任海協會長人選,預計要半年後才能確定。
新華社/中央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