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勵志 - 鍾偉民

我好勵志 - 鍾偉民

十月二十九日《明報》「人言物語」版,有一篇「鍾偉民唯利精讀」,是記者江穎欣寫的訪問稿;我談搜石,談讀書,談過去。
我上電視,自己不看;評論和專訪,人家寫了,我也不主動找來看。我對別人眼中的「鍾偉民」;用鏡頭捕捉住,剪輯了,像野味一樣投進公仔箱供人觀賞的「鍾偉民」;或者,筆錄了,增刪潤飾過的「鍾偉民」……老實說,興趣不大;再老實點說,我根本不喜歡看到我自己。《明報》的這篇稿,不少朋友看過,都說好,認為把我這個人寫活了;而且,照片拍得不壞。
沒把活人寫死,已經不容易,竟然寫活,夠難得的。對記者,我的要求,就兩項:「寫錯沒問題,寫得好看就可以;照片不像我沒問題,像周潤發就可以。」這回,莫非真的好看,而且,像周潤發了?
剪報,昨天才收到。版面設計真好,攝影師陳淑安小姐拍書,拍石,拍人,竟拍出昏黃澹雅的氣氛,好專業。記者會問,受訪者,才答得圓滿,是互動。我讀這篇訪問,讀得抽離,覺得穎欣小姐筆下的這個「鍾偉民」,滿嘴怪話,正理像歪理,歪理,似乎頗有道理,譬如:「石頭是我的興趣,但做生意不是,不用幹活才是我的興趣。」「一開始收集(壽山石)就沒完沒了,傾家蕩產,要賒借度日,二千年左右,我試過用信用卡貸款,買林文舉的三色荔枝凍方章……我夠癲,你有錢也不夠我癲。」「人生座右銘:可以不做,就不做。」「我這個人,醒着時,懶得睡;睡着時,懶得醒。」記者瞧不過眼,補了句:「可知此人何其懶,唔死都無用!」
有一段話,我頗感得意,不知道自己忘了說,還是她忘了記,在這裏添一條蛇足:「我記心不好,讀書,過目即忘,每夜看幾頁,不用書簽標示,每夜都看那幾頁,一本書,看來看去看不完,十分耐看;看過的影碟,擱上十天半月,劇情全忘了,翻出來,又可以當新片看,絕對省錢。人家一目十行,是天份;我一日十行,是缺陷;有天份的人活得好,對沒天份的人,是打擊;我有缺陷,但活得更好,那才叫勵志;我沒餓死,就是一個勵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