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結,又是投資者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時候,以上周五恒指收市價計,較去年之收市指數14230上升953點或6.69%,算不上是個可觀的升幅,與勁升的日股更是無法相比。踏入新一年,港股會否有更佳的表現,那就要看市場會否出現根本上的變化。
港股在過去1年的特點是甚麼,簡言之就是「波幅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本欄亦作出這樣的說法,因為在2004年第4季,港股已呈現波幅趨窄的現象。
要討論「波幅窄」的現象,因為它會影響整個市場的結構及發展,只要看看過去1年港股的生態環境如何變化,便知道「波幅窄現象」是弊大於利。
「波幅窄」的根本原因是對沖活動大增,並發展至一個不健康的水平,而對沖活動突然大增,是因為香港的認股證和結構產品市場有不正常的發展,認股證的交投大幅增加,佔據了港股的主導地位,亦即對沖活動主導了市場變化,波幅又怎會不收窄呢?
波幅收窄令市場的炒作機會減少,短線炒賣風險提高,獲利的機會下降,少了短線買賣的交投,自然亦不能為市場提供非藍籌股的流通量。
影響企業來港上市
不要被今年集資額大增的數字蒙騙,除了靠幾隻大股份的集資活動「谷大」集資額外,中小企要在港股市場上市其實存在困難,一是認購的反應不理想,一是上市的招股價要大幅壓低,大家只要回顧一下過去一年的情況,便會了然於胸。股市的最重要功能是讓企業集資,好讓這些企業有足夠資金發展業務以繁榮經濟,但現時這個功能已大為削弱。
有說港股在兩三年間便榮登全球最大成交的股證市場,有何不好?問題就發生在這麼短時間內便能登上此位,靠甚麼?還不是靠罔顧投資者及整體市場利益的寬鬆規條,而這些規條中,很多是不合理的,過往已作討論,不贅。
另一個導致波幅收窄的原因是大價股的買賣差價大幅收窄,鼓勵更多的對沖活動,而這些對沖活動都集中在大藍籌,恒指的波幅自然收窄。恒指波幅收窄,令大市經常出現橫行悶局,自然亦會影響投資炒賣氣氛,亦自然影響企業在港上市集資的意欲。
「窄波幅現象」正破壞港股市場,政府若不正視及改弦更張,港股未來的發展並不樂觀。證監會欲採取寬鬆的政策,讓股證市場繼續「胡作非為」,港交所(388)亦準備推出第二階段「收窄買賣差價」,實在想起也心寒。
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