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官鱷大戰」之後,相信港股投資者最關注「對沖基金」活動應是此時了。雖然98年對沖基金肆虐亞洲一役,投資者透過傳媒報道,對於對沖基金多了一點認識,但當中不少其實只及皮毛,現時投資者所謂「關注」對沖基金,只是看看對沖基金如何「處置」領匯(823)以及捕捉有否其他炒作機會。
對沖基金於金融市場的影響力愈來愈大,一則對沖基金在過去幾年賺了不少錢,資金愈滾愈大,加上採用槓桿策略,龐大的資金變得更為龐大,對沖基金進出一個市場,必然會引起波動,市場的體積愈小,波動愈激烈。
很多投資者於對沖基金都有一個錯誤的理解,就是對沖基金必然會進行「對沖」活動,其實不然,很多對沖基金其實沒有進行對沖,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槓桿比率會下調。
近期「兒童基金」TCI在港股市場買入的股票,都不容易進行對沖,因為沒有合適的對沖工具,故有理由相信,TCI是採「以大欺小」策略,以其龐大資金作後盾,狙擊個別股票,易如反掌,至於進襲領匯,更有可能是與其他對沖基金聯手進行,對沖基金在未來一段長時間仍會為港股提供很多炒作機會。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