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乃筆者在《蘋果》撰寫的第一個專欄,計一計數,方察覺原來已撰寫了本欄達八九年了!至今仍記得當年回港不久,多番向《蘋果》的朋友游說,讓筆者可以在《蘋果》撰稿,最後終於獲得陳伯添兄的答允,讓小弟在《蘋果》撰稿。
當初根本沒有想到竟然可以一寫便八九年,故非常感謝陳兄當年給予小弟的機會,同時亦非常多謝編輯們的提點,令筆者避過不少錯誤的地方,真是非常感激。
近期筆者由於工作較忙,撰寫本欄時倍感吃力,每次寫完本欄後,跟着又即時要撰寫周一的《投資學堂》一欄,一連寫兩篇關於港股的稿,真有點吃不消,故今次正好趁2005年結束,暫時停寫本欄,以便有更多時間準備周一至周五的《投資學堂》,為讀者帶來更精采的內容,現趁今日聖誕佳節,預祝各位讀者在2006年投資路上得心應手,股輪亨通!
在去年底,筆者曾在本欄談到,若以恒生香港大、中及小型股3種指數計算,則二三線股在2003及2004年皆跑贏大型股。而小型股與大型股的回報,大都是梅花間竹般,一段時間小型股表現較佳,另一段時間則大型股表現較優,不會是某類股份永遠贏下去,故去年筆者便在本欄指出,2005年相信是大型股表現優於二三線股。
滙控中銀最有潛力
現在回望,察覺在2005年,大型股的表現確是優於二三線股,惟只是贏了一個「馬鼻」而已。
但卻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就是2005年,竟然是中型股跑勝,如附圖是恒生大中及小型股指數由2005年1月1日至今的表現,圖中可見,大型股與小型股的表現分別不太大,但中型股卻明顯地「跑贏一條街」,大為優於其他兩類股份。
筆者於是即時看一看恒生中型股指數包括哪些股份,原來當中包括了近期勁升的新世界(017)、港交所(388)及恒發(097),怪不得今年中型股指數表現這麼強勁。
至於2006年,筆者相信應該是大型股表現較優。由於大型股已連續多年跑輸其他兩類股份,近期大型股已漸有追回落後的趨勢(圖中可見),再加上2006年美國利率有到頂機會,這將有利大型股,尤其是重磅藍籌股。
類似的現象在早年也曾出現,故2006年筆者估計大藍籌股表現較佳,尤其是滙控(005)及中銀香港(2388)。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