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2005年港股沉悶難搵食

實戰理論:2005年港股沉悶難搵食

轉眼又過一年,在聖誕佳節,筆者謹祝大家聖誕快樂,事事如意。總結全年港股表現,過去一年可說是沉悶的一年,全年計只有約1000點的升幅,波幅亦只有2000餘點,相信大部份投資者的回報都不理想。

2005年,投資市場經歷高油價及加息的衝擊,但港股表現尚算中規中矩,筆者原先估計的下跌壓力較想像中為低,結果於年中轉軚看好,總算回頭是岸。
2005年上半年,港股只是橫行上落市,宏觀因素雖然不利好,但股市始終由資金主導而見支持。到了第3季,一些不明朗因素塵埃落定,大市亦將壞情況充份反映,後市頓時變得樂觀,這亦是筆者開始轉軚的原因。
回顧過去一年,筆者在評論大市方向方面,勉強及格,在策略上則完全正確。年初建議逢高沽空,基本上是正確,皆因在上落市中,高沽或低揸皆可。到了7月份,恒指突破14300點大型橫行區頂部後,策略改為逢低吸納,亦是正確無誤。當然,筆者對後市的看法仍是樂觀,恒指可望短時間內突破15500點阻力。
在過去一年,筆者一直看好和黃(013)及中移動(941),而此兩股之表現有目共睹。看淡滙控(005)及地產股,前者由去年尾開始一直處於弱勢,到近期才開始轉勢,後者則受加息影響而一直跑輸大市。筆者看淡的股份類別包括零售、航運、紡織等,亦全面報跌,而且跌幅頗大。

散戶炒輪應量力

2005年最令市場關注的反而是窩輪市場的狂熱。究竟香港股市成為全球最大的認股證市場這稱號,對本地投資者來說是好是壞?相信有待歷史去判斷。但窩輪市場的興起,主要是市場上的三四線股再無昔日的炒作氣氛,賭性極大的本地小投資者便轉而投入認股證市場。老實說,散戶炒輪就等「羽量級」拳手挑戰「重量級」拳手,結果不言而喻。更為甚者,就是賽制的公平問題,監管機構的立場已頗明確,而交易所更不會斷送龐大的窩輪佣金收益,小投資者可以做的只是量力而為。若對炒窩輪的遊戲規則不熟悉,還是少沾手為妙。
2005年大市成交有不俗的表現,但C組經紀的市場佔有率明顯縮減至一成,此乃畸形的現象,但相信已經達成政府政策的目的,整個市場將由大行所壟斷。現時200億的成交,有25%是窩輪成交,餘下的150億有不少是窩輪相關的對沖盤。這正正反映,港股其實也不是成交暢旺,經紀行業之艱辛可見一斑。
2005年對小投資者來說,獲利的機會只是一般,對業內人士來說,特別是中小型經紀,其實是艱辛嚴峻的一年。面對現時的環境,大家在2006年應如何部署?市場的發展趨勢如何?2006年的大市展望及投資機會如何掌握?下周再同大家討論。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