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援童剪報紙聖誕樹過節

綜援童剪報紙聖誕樹過節

【本報訊】五歲的駿仔很乖,知道家裏綜援金不夠用,放聖誕假便幫媽媽馬太拾舊報紙和鋁罐變賣賺錢。他最想要遊戲機作聖誕禮物,但他年年考第一,馬太都只能買十元的玩具車作獎勵;家裏沒有銀紙,只有一大堆拾回來的報紙,他就剪下「報紙聖誕樹」,貼在床頭的牆壁上當慶祝過節。他看着一張張七彩「聖誕樹」,笑得很燦爛,露出一整排烏卒卒的蛀牙,馬太說,連替駿仔補牙的錢也沒有。
「平安夜,聖善夜,執紙皮,無假放,兩千童工日日要開工……」駿仔昨與十數名綜援受助兒童一起戴上聖誕帽,到社會福利署門外報佳音,一邊彈奏玩具琴,一邊唱出譜上描述自己苦況歌詞的聖誕歌,抗議今年綜援金百分之○點二的增幅過低,最後由該署署理助理署長鄭作民接過紙皮做的請願信及聖誕禮品。
協助上述綜援受助兒童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指出,政府應恢復九九年及○三年削減的綜援特別津貼,包括眼鏡費及補牙費等;更應按受助兒童的年齡及就讀年級,設定不同的兒童綜援金額。

籲勿浪費食物

在內地出生的駿仔,聖誕願望則是回鄉下過聖誕:「我想返去放煙花。」站在他旁邊的馬太立即大潑冷水:「返大陸唔使錢呀?」駿仔不敢作聲,只懂笑。
馬太患有類風濕關節炎,丈夫患糖尿病,雙腳曾受重傷,兩夫妻均失去工作能力。綜援扣除租金和醫藥費,生活費每月只剩約三千元,一家每日三餐只花五十元。原本他們已獲安排入住公屋,卻付不起四千元按金,「下個月就要交,都唔知點算,聖誕節流流重要擔心呢啲嘢」。
馬太說,從深水埗的家到尖沙嘴看燈飾也要交通費,今天平安夜,她只會讓駿仔留在家中看電視和吃麥當勞軟雪糕,「執一個禮拜報紙都係得十七蚊,(麥當勞)兒童餐都要成廿蚊,惟有買兩蚊雪糕。」
綜援兒童過聖誕沒有大餐沒有禮物,但綠田園基金早前委託香港浸會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卻發現,六成半受訪青少年預期今年會參加逾兩次聖誕派對或吃聖誕餐,平均消費逾五百元,每次吃剩的食物平均重兩公斤以上,其中五成會被倒掉。負責調查的環保團體建議,消費者應小心計算食量,預備適當份量的食物,以免造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