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意思是:有捨,才有得。道理好簡單,做起來,太難。
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大婆二奶,你寧願死抱不放?還是一股腦兒扔進鹽水海?說到底,總是不要捨,只想得,得一望二,得二妄想君臨天下,百代不衰;最好還有個徐福,替自己出海訪尋不死藥,順勢載回一船威而剛。「你喜歡石頭,但石頭得賣掉,捨得麼?」朋友愛問。開店之前,有過這種捨得捨不得的顧慮;但不捨,怎麼能得?貨,不能輪轉,店怎麼能夠維持?「當然捨得。」我答。捨得,有兩種原因。
一、我愛藏石,但更愛搜石。不賣掉心頭好,就沒閒錢買更多的心頭好;最後,心頭就不爽,也不好。
二、我藏石,重質,不重量。我最多保留十件「私己石」,搜到質色俱美的,要珍藏賞玩,就把日漸失寵的讓出來,送到店裏等人接手。我既有了新歡,對在「冷宮」橫陳的,只盼都能覓得明主,得以棄暗投明,也是一場造化。有些人,錢多時間少,後宮藏石三千,他就是雨露不施,手澤不佈,三千佳麗乾黃脆裂無顏色;我不同,我過把癮就算,人和石,能聚多久,算多久。我不冷落心頭好,日夜懷之握之,摸之捽之,遠看之,近觀之,用放大鏡審視之……直到第十一塊「顏如玉」來了,才賣之。
石不能言最可人;可人之處,在於不會投訴你薄倖,投訴你朝秦暮楚,見異思遷。讓一室美石包圍,藏家,就像皇帝。「你喜歡?能付錢,我就割愛。」對石頭,你可以這樣;對女人,可不成,也不應該。買石,玩石,賣石,再買石,只有樂趣,沒有枷鎖,你可以「愛完即棄」,或者「藏完即賣」;道德,不會入侵這片樂土;舉手不回,十分瀟洒。
有捨,才有得;反過來說,要得,就該先捨。捨得,就像愛恨、福禍、空有、虛實、陰陽、生死……是一體的兩面,看得透,就是學問,就是禪;我開了店,人就越來越禪。剛從福州拖回來一箱子壽山石,有兩件新歡不捨得賣,藏起來,於是,就有兩塊舊愛捨得出讓;捨得,是因為有更捨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