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世貿部長級會議落幕,韓國農民千里迢迢來港,抗議西方政府的農業補貼政策,令大量廉價農產品湧入韓國,迫到他們走投無路。相對於韓農因為不公平貿易所受的委屈、辛酸,七億四千萬中國農民卻是苦不堪言,甚至有冤無路訴。參加會議的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卻只管跟記者調侃,談笑風生,可有想過面朝黃土背向天的中國農民,過去幾年所受的打擊?可有在會議上為他們說過半句公道話?
二○○一年十二月,中國正式成為世貿成員,至今四年有餘,電訊、銀行、零售等行業都受到衝擊。政府推動這些行業進行市場化改革之餘,也在政策上、財政上給予支持,以免這些支柱行業崩垮,禍及整體經濟。所以,中國國有銀行保守估計也有三萬億元人民幣呆壞帳,最後會全部移交政府的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由國庫「消化」這些銀行管理層決策失誤、政府政策失誤等因素造成的損失。
不補貼反徵農業稅
但是,受到打擊最大的七億多農民,不僅沒有任何政府補貼,還要繳交農業稅,以及地方政府違法違規徵收的各種苛捐雜稅。中國加入世貿的其中一項條件就是,中國政府有權對國內農產品實施補貼,補貼率為農業總產值的百分八。以○四年中國農業總產值二萬億人民幣推算,農民應可得到一千六百億補貼。但實際上,農民不僅沒收過任何補貼,政府還要徵收農業稅,稅率是歐洲主要國家的四倍。
此外,中國的地方政府還巧立名目亂收費,向農民徵收綠化費、教育附加費等,被各種收費迫至家破人亡、走投無路的中國農民,絕非少數。內地作家陳桂棣夫婦在安徽省實地調查三年,寫成《中國農民調查》一書,披露多宗農民不堪稅費的重負,奮起抗爭卻遭到種種迫害的個案,字字真實,但句句怵目驚心,筆者也是流着淚把書看完的。中國的農民實在太苦了!地方官僚實在太沒人性了!雖然總理溫家寶上台後宣布,全國逐步取消農業稅,禁止農村亂收費,但地方政府怎會如此聽話?
國產價格不斷下滑
更可悲的是,受到種種剝削、不公平對待,生活一年比一年難過之餘,中國農民仍然不知道,大量獲得政府補貼的外國農產品近年湧入中國,令到國內農產品價格不斷下滑,才是他們損失慘重的元兇。因為無知識、資訊不靈,他們甚至不知道「世貿」是何物。
本港電視台到新疆採訪的棉農,只知內地紡織業很蓬勃,對棉花需求很大,但國內棉花價格卻年年下降。他們卻不知道,得到美國政府補貼的美國棉花(美國每年給二萬五千戶棉農三十億美元補貼)大量湧入中國,由○一年的四點八萬噸增至去年一百萬噸,中國的棉花價格自然不斷下滑。在此情況下,沒有任何政府補貼的國產棉花,又如何能跟美國入口的棉花競爭?
有人認為,若每名農民補助一千元,一年就要七千億,中國政府哪能負擔?但中國政府為了鼓勵出口,去年出口退稅就高達四千二百億,加上公款吃喝、官車私用、公款旅遊等「浪費」的七千多億,這幾項已足夠補助全國農民有餘。很明顯,這是政策傾斜,並非負擔能力問題,中國政府要用出口帶動經濟。
應還他們一個公道
中國政府對農民的政策性歧視,由來久矣,從城鄉二元政策,限制農民到城市居住、工作,到低價收購農產品去支援工業發展,都是對農民極度不公平的做法。如今,中國政府還把入世的成本,統統轉嫁到農民身上,實在是中國農民難以承受的痛。薄部長,是時候還農民一個公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