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民主騙案

李怡專欄:民主騙案

立法會昨天辯論政改方案。在辯論前幾天,中央和特區政府都極為緊張,親中政團發起簽名,曾特首不惜自毀形象身穿中山裝為民建聯撐場,北京的老「護法」許崇德以「一枝紅杏出牆來」暗喻陳方安生不甘寂寞,出來挺民主普選是「紅杏出牆」。老人家講這種話難免讓人懷疑他是不是「暗戀」對他來說還有幾分魅力的陳太?曾、許一再說不通過政改方案,普選就遙遙無期,又要求立會議員按政府所詮釋的民意投票。左派就負責製造民意,包括由中資機構要求員工簽名等手段在內,共收集七十七萬五千人簽名支持政改方案。
中央和特區政府何以對這個政改方案如此緊張呢?一二四遊行後,許崇德不是說「天不會塌,地球不會停」,大不了就照原樣嗎?不是說還「可以拖」嗎?
看了前兩天政府推出的調整方案,狐狸尾巴就露出來,終於真相大白了。連取消區議會的委任議席、回復到九七前的全面普選區議會尚要分十年來逐步實現,那麼所謂政改方案是向民主邁出一大步,豈非欺人之談?

香港市民要求普選。普選既是《基本法》賦予港人的政治權利,也是香港絕大多數市民、包括各個政黨的共識。《基本法》附件規定○七、○八年特首和全體立法會議員產生辦法可以修改,而市民在○三年就由五十萬人的遊行喊出了全面普選的訴求。去年人大常委否決了○七、○八雙普選,市民就要求中央和特區政府告訴我們:甚麼時候可以實現全面普選?也就是說,任何政改方案,若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就不是邁向民主普選的方案。
民主之路或進或退,儘管曲曲折折,但不外是有還是沒有普選這兩個方向而已。政改方案若有提及全面普選,就值得支持;若沒有提及,那麼即使把選舉委員會從八百人增至一千六百人,也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別而已,無論如何談不上是一個邁向民主普選的方案。
否決了政改方案,對香港市民來說,的確是「天不會塌,地球不會停」,大家繼續爭取全面普選就是了。相反地,若通過了政改方案,那就等於接受了這種基本上屬於在不民主的選舉制度上小修小補、實際上是「原地踏步」的做法。因此,政改方案絕不是邁向民主的方案,而是一個假民主之名的騙案。
眼看騙案無法得逞,中央、特區政府和左派團體才會如此緊張,以及總動員去力挺方案。投票否決方案的議員不是「民主英雄」,他們只是維護了市民基本的政治權利;投票支持方案的議員則肯定是支持一個民主騙案的反民主狗熊。
逢周一、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