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同今日,港股尚餘5個交易日便正式向2005年道別,雖然不知道最終哪一類股份會成為大贏家,但在聖誕節前夕市場投資氣氛仍然濃烈,成交金額仍可動輒逾200億元,實屬少見。除了要因為REITs及新股效應外,投資者對於明年第1季大市有較多的憧憬,亦是很主要的因素。
當然,投資者對明年初的經濟充滿着憧憬,主要是期盼美息可在明年初見頂,但其實明年的投資環境充滿着極多不明朗因素。不少經濟學者、分析員、企業管理層甚至乎銀行家,對明年經濟大多抱着觀望甚至審慎的態度,尤其是今年全球經濟錄得不俗增長,基數會因而增加,但基本因素能否推動全球經濟在明年持續錄得理想增長,其實存在很大的疑問。
對於美息是否快將見頂的問題,前天已和大家談論過。如果投資者不將焦點過度集中於聯儲局在會後聲明中刪除了「寬鬆」一詞上,其實美息經過連續13次的上調後,就算未對美國經濟帶來破壞,相信當地市場亦需要時間去適應及消化,投資者似乎不應過於輕視有關問題的嚴重性。
事實上,息口上升對經濟的影響,早已浮現在香港經濟上,尤其是本地樓價近日持續下跌,反映這項因素已明顯影響了本地整體投資市場的氣氛。就算市場憧憬息口將於明年初見頂,亦不見得樓市可轉活過來,經濟亦未必能重拾年初時的光彩。
利淡因素眾多
當然,潛在的利淡因素並不只是利率的問題──工資未能追上物價的升幅,市民消費能力減弱;明年中國的經濟可能放慢,從而影響本地經濟表現;企業盈利增長可能放緩,影響整體投資氣氛等種種因素,投資者皆不可輕視。
這麼多利淡的因素,是否反映港股明年走勢將會十分惡劣?這很視乎息口是否真的能在明年第1季見頂,以及美國及香港的經濟活動需要多少時間去適應。
當然,如果今年一直困擾大市的能源價格能延續年底的跌勢而持續下滑,的確可以抵銷部份息口的影響,亦可紓緩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速度,對港股明年表現帶來一定支持。
由於市場仍存在甚多變數,所以投資者在部署明年的投資策略時,不應過於進取,應該伺機而動,以免被近日的樂觀氣氛影響了投資決定。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