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年尾,聖誕在即,全球聖誕老人們派出不同聖誕禮物;居住在新界西北的我當然要當李嘉誠先生作聖誕老人。
為乜?
多年下來,本來一片原野景色的天水圍水鄉景色絕佳,在政府公屋及居屋加上嘉湖山莊不斷發展,才不過十五年,已成數十萬人居住的新城市。政府開發了目前看來頗不俗的濕地公園,而李生則於不久前在濕地保育方面有正面大動作。雖然大自然破壞一去不復返,能在發展之餘回頭作出一些對濕地補益的行動總算是一份大禮物。
計大禮,李生本年中旬五月對香港大學醫學院提供的十億巨額資助,雖然被港大醫科舊生及社會不同聲音喝倒采。但港大不少建築物,例如陸佑堂圖書館等等老早已冠上捐贈者名字,從來國際性善事行動早已不新鮮。但上周報刊刊出自李生對港大的善舉之後,本地一眾富翁;何生、霍生……一個接一個對本地不同專上學府十分大方地捐出巨額善款,各大學多多益善,一人帶頭,獲得其他人關懷,回饋社會,讓本地的富豪們多了一份綠色。
從前對富翁捐獻持一份不以為然,總覺他們只是藉善事謀虛名,但朋友提醒:超級富豪們每天的工作雖然賺取巨額,但帶動萬千本地海外員工生計,直接間接影響極巨,事實分分鐘已在做善事,以他們的盛名,難道會稀罕再多一份名譽?
這番話再正確沒有,送禮物,獲贈人家當然開心,重要是這份禮物帶動一起社會現象,發生正面連鎖性後果,有比沒有好,更希望長捐長有。
香港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社會需要更多不同禮物去改善我城;教育當然先行,環境也是當務之急,大富翁們已送出大禮,政府改善環境及文化政策亦是我們極期待的禮物。先不來說這是政府應有的責任,就算是一份送給市民的禮物,讓我們活得更綠更健康,外來遊客對空氣素質少點批評,讓我們對這個政府增加信心;冬至快樂,聖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