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明明報道】內地已取代香港成為新興的氯胺酮(俗稱K仔)主要市場,海關今年首十一個月撿獲的K仔較去年同期激增四千三百多倍,當中九成最終目的地是內地。海關指出,今年聖誕假期不少市民特別是青少年會到內地旅遊狂歡,海關將與內地採取雙邊聯合掃蕩行動,並調派便衣人員在口岸監視,防止和堵截毒品走私活動。
撿大量擬運內地K仔
海關資料顯示,今年首十一個月海關偵破的毒品個案較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八,但撿獲的K仔數量卻激增四千三百多倍,由去年的四點三公斤升至今年的近二百公斤,海洛英及藍精靈亦分別增加一倍半及一倍四(見表)。
海關毒品調查科高級監督梁麟祥接受訪問時表示,雖然撿獲K仔數量大增,但九成最終目的地是內地而非本港,因近年兩地執法部門大舉掃蕩,令內地K仔嚴重缺貨,K仔零售價由去年聖誕節的每克近一百七十元升至目前的二百六十七元,升幅達五成八。
他稱,毒販從尚未將K仔納入危險藥物規管的印度及馬來西亞等地區經香港偷運K仔入內地,反而本港變成K仔副市場。海關已加強與印度及馬來西亞等執法當局合作,在各口岸會提高對來自東南亞的貨物及旅客的警覺性。據其了解,印度當局正積極考慮將K仔納入規管。
另外,海關正研究一些新的檢測毒品的儀器,「有啲好似一支雷射槍咁,可以遠距離就可測到啲人身上有冇毒品,唔需要有任何身體接觸,但仍在研究當中,一切尚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