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頁歷史的主角

這一頁歷史的主角

【本報訊】港府與民主派就政改方案的拉鋸戰昨日終有分曉,民意角力的過程就如一面照妖鏡,令政治人物現形,最難堪的相信是被視為隨時轉軚的議員,既要保住選票,又要應付官員的游說,雖然特首出盡法寶拉票,但始終不得要領。
否決鳥籠政改方案並非僅是二十四個民主派議員的功勞,若沒有發出良心呼喚的78歲長者,沒有二十五萬人上街,這個結果也難以出現。香港未來的民主政制往何處去,不單是由北京、由港府決定,歷史告訴我們,還看香港人。 記者:羅偉光

78歲長者 普選廣告引起共鳴

【本報訊】一個寂寂無聞的七十八歲長者,破天荒在報章刊登了一個全版廣告(圖),問了一個觸動人心的問題──「告訴我,我會看見普選的一天嗎?」這個問題雖然至今未有答案,卻產生了難以想像的連鎖效應,引起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市民共鳴,把○五年下半年的民主運動推上高峯,創造了二十五萬人參與12.4大遊行的奇迹。
這位改變了政改方案結局的長者,堅持保持低調,始終不願現身。提議他刊登廣告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形容整件事情十分奇妙,就像是神迹一樣,改寫了香港鳥籠民主的宿命。

25萬人 衝破鳥籠政改方案

五十萬人上街,令董建華下台;二十五萬人上街,衝破鳥籠政改方案。香港的民主路,名副其實由港人自己走出來。高官指民主派議員成功綑綁二十四票扼殺政改方案,實情是議員背負二十五萬人的期望不敢轉軚,民意的威力誰敢小覷?
為安撫港人,京官在大遊行前夕南下拉攏民主派,不過,這些口惠而實不至的統戰手法難令港人心服口服。
二十五萬人上街後,左派拿出七十七萬個令人質疑的簽名抗衡,特首不僅照單全收,還沾沾自喜稱多數民意支持政改方案,令人失笑。

陳方安生 走上街為民主打氣

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退休後蟄伏多年,忽然在12.4遊行處女上街,被譽為「香港良心」的陳方安生,身體力行與港人走在一起,各界對其舉動諸多揣測,置身風起雲湧的政治波濤中,為官多年的陳太從容地質問特首曾蔭權:「願唔願意向香港市民承諾,會向中央政府建議最遲於二○一二年落實普選?」
陳方安生露面反對政改方案,恍如為民主派注下強心針。面對批評,她一句「有容乃大」輕易化解,她肯定不是香港昂山蘇姬,至於有沒有政治野心,相信市民心中有數。

陳日君 智者開腔一統江湖

香港政壇山頭林立,泛民主派經常被人指只顧搶佔道德高地,做一味批評的反對派,真正站在道德高地的其實另有其人,就是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
陳日君就像是武俠小說中的武林盟主,一開腔,毋須動手,即收服各門各派,月前與民主派議員會面,統一了議員立場,才令綑綁策略奏效。
陳日君批評政改方案無方向只是帶市民「遊花園」,令特首曾蔭權難以反駁,這位「反叛主教」無慾無求,不為名利,沒有政治野心,懶理各方批評,北京也拿他沒辦法。

李柱銘 力排眾議企硬立場

港府個多月前推出政改方案,一些泛民主派中人還糾纏於區議員委任制、選舉委員會人數等問題,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力排眾議,直指除非北京提出普選時間表、路線圖,否則民主派不收貨。
李柱銘與中共交手逾二十年,嘗盡北京的軟功硬功,曾是北京上賓,又被罵過是漢奸,因此當中央忽然向民主派吹出和風,他即警覺地說是圈套,因為他相信若不出絕招迫使北京承諾普選時間表,香港民主普選遙遙無期。反守為攻亂了北京部署,香港「民主之父」寶刀未老。

曾蔭權 全力搶救終徒然

自言是政治家的特首曾蔭權,昨日嘗到被反對派挫折的滋味。過去兩星期,他使出渾身解數搶救政改方案,先是煞有介事發表「無料到」電視講話,又拉大隊與民建聯「埋堆」簽名支持政改,表決前夕更夜會個別議員拉票,結果還是徒勞無功。
民建聯議員曾鈺成曾指,政改方案被否決,北京需檢討近期對港政策。檢討甚麼不言而喻,政界流傳曾蔭權昨下午最後關頭曾致電北京,不知是滙報大勢已去,還是爭取更大空間試圖與反對派周旋,政改失敗如何影響其前途,下周上京述職應見端倪。

許仕仁 「橋王」變為敗將

許仕仁離開官場多年,因曾蔭權上台而重新披甲上陣,然而香港的政治生態已起變化,「橋王」也要碰釘,港英時代運用得出神入化、玩弄民意的討價還價手法已起不到作用。
為推銷政改方案,許仕仁巡迴諮詢十八個區議會,多數區議會由親政府及委任議員把持,落區聽意見純屬做騷。許仕仁以打麻雀比喻政改方案需獲各方支持,自以為比喻生鬼,看在市民眼裏只是官員巧言令色,根本沒說服力。推動政改方案無功而回,未來一年半,許仕仁還有甚麼可做?

劉千石 投棄權票罰自己

以前批評政府甚為勇猛的工運領袖劉千石,自與北京修補關係及獲發回鄉證後,在香港政治愈來愈低調,對敏感的政治問題基本上不表態,他昨日發言時強調民主派必須與中央建立互信,否則一家人難以和諧共處,又大讚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對港政策開明。
劉千石最終投下棄權票,是唯一投棄權票的議員,他說是對自己未能力挽狂瀾的懲罰。他的發言有知音人,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大讚其發言慷慨激昂、擲地有聲,但不知民主派同志,他多年的支持者有何感想。

陳方安生走上街為民主打氣

陳日君智者開腔一統江湖

李柱銘力排眾議企硬立場
黃賢創攝

曾蔭權全力搶救終徒然
陳亮華攝

許仕仁「橋王」變為敗將
梁祖彝攝

劉千石投棄權票罰自己
黃賢創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