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世紀海嘯奪走了無數生命,但最受罪的,莫過於生還者,失去家園、失去親友、失去至愛、失去人生方向,對大人來說,已夠多了,對小孩子更是不能承受的重。但大人小孩在世紀海嘯一年後,對死去的、失蹤的家人依然無限思念,有人孜孜不倦尋親,就算尋回他們的屍骨都好。
泰國十四歲的女孩素旺妮.馬利旺(SuwaneeMaliwan)逃過鬼門關,但父母都被海嘯吞噬了。年紀小小的她,這一年四處尋親,皇天不負有心人,她終於尋回父母──他們的屍骨。
「如果我可以許願,我想要回爸爸媽媽。」馬利旺的願望算是實現了一半──找回父母屍骨,總算團聚,但天人永隔。她九月時,從外國驗屍專家那裏,認回媽媽的屍體;今個月,認回爸爸的。扶着爸爸的屍首,她淚眼漣漣,看得人心痛。她悲慟欲絕,幼稚的聲音有無盡悲痛,她說:「海嘯是我一生中遇到最慘的事。」她要把父母屍骨運回鄉間安葬。
婦望兒報夢陳屍何處
馬利旺和父母一家住在泰國南部班南坎(BanNamKhem)的海邊村落,生活不算富裕,但起碼一家人齊齊整整,平平安安。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早上,她的世界變了。她站在海岸迎接父母捕漁歸來,海面突然翻起滔天巨浪,她眼巴巴望着至親瞬間被捲走。她自己也險些遇難,幸好朋友有電單車救她走。
馬利旺失去雙親、祖母和兩個姑姐,只有跟六十一歲的祖父相依為命。從前熱愛的大海洋,現在一眼都不敢望,他們在政府協助下,搬到遠離海邊的住房。她歷時一年「尋親記」或「尋屍記」亦告一段落,此後她可專心向下一個目標進發──完成爸爸的遺願,當醫生。
馬利旺的故事令人感動,但她的遭遇已算是「幸運」,婦人保彼至今不知六歲兒子是生是死:「我很擔心永遠找不到他的屍體,我現在只想兒子報夢告訴我他陳屍哪兒。」
泰國的認屍工作由三十一個國家的二千名專家負責,中國、瑞典和英國都派專家協助,成立海嘯遇難者辨認中心,用脫氧核糖核酸(DNA)、指紋和牙齒紀錄識別遇難者。中心至今花費逾五億港元,只辨認了二千九百四十五件屍體,未辨認得到的還有八百具。
有些災民不想尋屍,到今天仍不肯放過任何一絲尋親的希望。德國商人梅斯默和泰國籍妻子帕特霍娃,一年前帶四歲女兒索利泰爾到泰國蔻立的沙灘度假,怎料遇上海嘯,母女被沖出大海,媽媽緊抱着女兒不放,一個巨浪再撲過來,把小娃兒捲走。
夫婦指女兒被人領走
後來有人說在布吉附近見過索利泰爾,本月初梅斯默的朋友更在一個海嘯網站上見到一名白人女孩相片,夫婦一看即認定相中那個啡色頭髮、穿T恤的女孩是自己的小女兒,「我們百分百肯定那是我們的女兒。」帕特霍娃說。
但相中女孩已被另一個家庭「領回」,聲稱那女孩並非索利泰爾。帕特霍娃無奈說:「沒人幫我們,就連朋友都不相信我們的女兒還在生。但那天任何事都可以發生。那是我一生最瘋狂的日子。」兩人堅持繼續在泰國尋找女兒,永不放棄。
只要看看在蔻立樹上、告示板仍貼滿一張張失蹤者的照片,你會知道在海嘯一年後,尋親尋屍依然是災區不完的故事。
路透社/英國《鏡報》/《泰晤士報》/馬來西亞《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