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港股跟隨亞太區股市上升,技術走勢有改善迹象。由於近期港股每日成交金額都能夠維持200億元以上,令大市增添動力,或可打破近期的橫行悶局。以往長假期前大市成交一般都會縮減,成交高企即反映資金不願離場,或是對後市走勢的一個信號。
恒指上升的同時,國企指數也反覆上試高位,周一國企指數突破5300點,已升穿了10月初高位的5278點,下一阻力將上試5541點,即今年8月中國企指數所創的新高。
輪流炒上 窩輪波動
投資者近期或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中資股輪流炒上的同時,其相關窩輪都錄得相當大的升跌幅度,動不動就有30至40%單日波幅,而中資股窩輪更經常出現在十大升幅榜或十大跌幅榜內。
以中石化(386)為例,本周一中石化股價急升4%,最高升見3.925元,收報3.875元。在十大升幅窩輪當中,有4隻為中石化輪,升幅由44%至350%不等。其實前周三中石化認購證的升幅更厲害,當日中石化的股價升逾5%,但十大上升窩輪全屬中石化認購證,升幅介乎55%至373%。
中石化股價異動,其窩輪成交也大幅上升,周一總成交額達2.39億元,佔當日窩輪總成交5%。翻查周一「上榜」的4隻窩輪,除升幅最大的1隻為本月尾到期的末日輪外,其餘的均是約三個月到期的短期證,而且行使價都是介乎3.8元至3.98元的貼價或輕微價外證。
靜如處子 動若脫兔
國企股的特色是股價受資金流動影響較大,因此中石化在資金流入時呈大幅波動,但在其他時間股價則長時間窄幅波動,投資者亦可以看到,這類窩輪即使不是末日輪或價外證,都有一個相對較高的實際槓桿。
除此之外,投資者要留意國企輪換股比率大多是1兌1,如中石化輪全部都是1兌1,相比下,藍籌輪則多數為10兌1,如67隻長實(001)認購證中,便只有兩隻為1兌1。換股比率為10兌1,意思是投資者需買入10份窩輪才可以控制1股正股,假設兩隻窩輪同樣面值0.1元,買入10萬份10兌1窩輪,等如控制1萬股正股,如買入10萬份1兌1窩輪,便等如控制10萬股正股,投入資金同樣是1萬元,兩者風險、回報都有所差別。投資者如習慣買賣10兌1的藍籌輪,在買賣1兌1的中資股窩輪時,便要注意調節注碼運用了。
根據現時上市條例,股份窩輪的換股比率可分為100兌1、10兌1及1兌1,而發行價最低為每份窩輪0.25元。由於這類國企股股價一般較藍籌股為低(即使以市值計個別國企可能更大),當發行人為這類股價較低的正股發行窩輪時,為符合最低發行價要求,便要面對兩個選擇,一是選擇10兌1發行,年期便要定得較長,令輪價高於0.25元,二是選擇1兌1,年期可以定得較短。
事實上,重磅國企如中國人壽(2628)、中石油(857)、建設銀行(939)等,其窩輪全部都以1兌1基準發行,特殊例子是中國神華(1088),由於正股股價高達8.25元,發行人因此可以利用延長窩輪期限此一彈性,發行換股比率為10兌1的窩輪。目前神華21隻認購證中,有4隻換股比率為10兌1,其餘的都是1兌1。
李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高級副總裁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李錦是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