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外國小說,流行的作品是《魔戒》、《哈利波特》、《達芬奇密碼》。
流行的英文小說,寫作都有訣竅,首先是長度的計算:一部《達芬奇密碼》,經過精心設計令一個中產階級的讀者,從紐約乘飛機去三藩市,連同在候機室等上機的一小時開始翻閱第一頁,如果在機上不睡覺,剛好六小時讀完。
「六小時定律」是英文小說流行全球的第一條件:小說是寫給英語世界的讀者看的,英語國家之中,以美國的消費力最強,因此首先是寫給美國人看的。
《達芬奇密碼》囊括宗教、美術、歷史知識,用懸疑的針線密織,讀懂這部小說的人,一定是知識中產階級。在美國,這個階級的顧客常常旅行,尤其是行政專業人士,那麼小說就讓他們公幹,也就是BusinessTrip的時候消閒最好了。
美國的行政人員公幹,最熱門是哪一條航線?當然不是由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飛去麥田遍野的德薩斯州—中產階級不是做貂皮和穀麥的以貨易貨的買賣—而多半由金融銀行基地的紐約為起點,飛去西岸的加州:三藩市、西雅圖、洛杉磯。這四五小時的空中旅程最熱門。在這條線上頭,在機上睡一覺,短於正常睡眠的時間,在飛機上看一齣電影?電影放一個半小時,前不巴村後不着店,還有三小時吃飛機餐、把弄手指,上廁所舒展筋骨,無聊吧。
最好的消遣,莫如一氣呵成地看完一本好書,只有出色的偵探小說,開局精采,叫人不打呵欠,手不釋卷。以《達芬奇密碼》為首,還有《哈利波特》,還有約翰勃卡里的間諜小說,一本書的厚度,全為乘飛機橫跨北美洲另加候機時間的六小時而設。
這就是第一流的市場心理學。想小說流行,在英語世界中暢銷,首先過了這一關:沒有文學家的包袱,不許天馬行空的放縱,面對市場,首先接受「六小時定律」。
然後是題材的選擇:沒有人有耐性在六小時內啃完一部磚頭似的狄更斯長篇:情節太緩慢了,文筆以十九世紀的標準當然很清麗,但今日讀來略嫌拖沓,何如開門見山,不,開卷就亮劍,第一章的第一段,把讀者攝魄勾魂。「六小時定律」不容挑戰,在飛機上手展一卷,睡意全消,即使遇上劫機,也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不會放下書本,直到真兇出場的時刻。
英文小說的一個作家,憑一冊暢銷書就家財億萬,令人欣喜。英語霸權?這世上有了英語霸權可真好,至少讀《達芬奇密碼》,可以讀原文,世貿開會,看英文報刊,知道這個世界不止是暴動,還不快學好英文,擁抱萬里晴空的藍天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