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忽然召開記招,公開促請特首曾蔭權,向中央爭取二○一二年落實雙普選,頗具「挑戰」意味。還「一時口快」稱他「曾司長」,此中玄機:他是下屬,她是上司,不可改易。繁華事散逐香塵?不,捲土重來。接二連三的表態,引起北京注意。
發言的許崇德公公,前基本法草委,「內地護法」。電視上的咀臉,如同封建社會祠堂公審的元老:「小姐老在高牆裏頭呆着,很孤單,不甘寂寞,一枝紅杏出牆來。」
腔調陰柔不屑,「一時口快」?抑饒有深意?據文藝借喻,「紅杏出牆」指女人不守婦道,粗俗點即「勾佬」。不甘寂寞亦貶詞。紅杏雖艷,卻是世人眼中的淫婦。舊社會德高望重的公公,自牙縫洩出絲絲恨意,恨不得一眾同鄉村民把她浸豬籠。
中國大陸的男人對付女人,多使用「性攻擊」,他們真是高手。
舉個例:某聲稱耗資三億四千萬的新片國內毀譽參半,上海傳媒評:「一個妓女和三個嫖客的故事。」另一回應:「不,怎會如此簡單淺薄?應是一個妓女、四個嫖客(還有「王」)和一個Gay的故事。」
什麼婦女能頂半邊天?一旦批鬥,還不是還原到這種方式?